衙署内,众人听到嬴庆的话,都知道嬴庆要安排下一步行动了。
嬴庆起身,走到舆图面前,随即点了一人名字:“后军参将陈达!”
他口中的陈达就是陈大,因其家中排行老大,故其父母给其取名陈大,也有贱名好养活的意思。
晋升参将后,陈达嫌名字太过气,也没有威慑力,便嚷嚷着要嬴庆赐名,改去原名。
于是,他便给其取了一个“达”字,并顺带取了表字“大通”,如此也不算改了其父母所取名字。
陈达起身拱手:“末将在!”
嬴庆拿着指点棒,指向舆图某处:“令你部连夜出发,赶往保宁堡,亮后开始进攻,拿下城堡后,立即收拢钱粮、器械、工匠等,然后赶往无定河东岸布防,确保过无定河的道路、桥梁通畅!”
“谨遵大帅令!”陈达拱手领命,随即将酒盏中的酒一饮而尽,转身大步而去。
后营的一众将领,迅速跟随陈达的脚步。
紧接着,嬴庆手中指点棒移向另一处:“左军提领参将蒙宪!”
“末将在!”蒙宪起身拱手。
“命你部连夜出发,赶往波罗堡,务必在明日中午之前发起进攻,破堡后立即赶往无定河西岸布防!”嬴庆吩咐道。
“谨遵大帅令!”蒙宪声如洪钟,拱手领命而去,左军诸将紧随。
嬴庆转身看向诸将中的一人:“火器营游将李忠,你立即安排两个营总队,各携带火炮三十门,协助陈达和蒙宪两部的攻城事宜!”
“谨遵大帅令!”李忠起身拱手,也匆匆离开衙署去安排。
嬴庆目光扫过众人,下令道:“其余诸将听令,宴席结束后,立即准备拔营起寨事宜,明日三更造饭,五更出发,直奔怀远堡,由前军开路,右军保护女营、少年营、新兵营携粮草辎重紧随。”
略微停顿,他继续道:“中军各部垫后,骑营、火器营、夜不收营及中军各部交替掩护,有序撤退,阵型必须严整。另外,夜不收多派人手盯紧曹文诏部动作!”
“谨遵大帅令!”诸将闻言,纷纷拱手领命。
有了撤退命令,诸将也没了继续吃喝的心思,草草填饱肚子后,便各自返回营中安排拔营起寨事宜。
宴席散后一个时辰,左军和后军出发,过榆溪河往西而校
两部大军共两万多人马,造成的动静不,自然被明军哨探察觉了去。
在归德堡的曹文诏等人,很快收到了急报,立即召集众将议事。
曹文诏展开舆图,眉头紧锁。
“大伯,庆贼连夜调兵遣将,只怕明日就要撤离榆林卫城了!”曹变蛟开口道。
曹文诏点头:“当是如此!”
副将张弘业开口:“庆贼所部有两万多人往西去,只怕是又要攻掠边堡了!”
“唉~!我军不过三千骑,为之奈何?”曹文诏叹道。
他们今与庆贼右军也算交过手了,虽没有正面交战,但也看出庆贼大军非寻常贼寇所能比拟。
无论是从庆贼大军的军容、号令还是兵马调度,皆井然有序,进退有度。
这已经不是寻常贼寇能拥有的气象,倒像是数年操练的寻常官军,甚至犹有过之。
更令曹文诏心忧的是,庆贼大军中的火炮配备数量不,且火炮战法颇为娴熟,其火炮手显然是经过严格训练的。
而据他们得知的情报,庆贼大军之中,有一部火器营,规模已达三千余人。
不仅人手一杆精良火铳,其火炮的装备数量,在府谷之时便有上百门。
如今榆林卫城失陷,建安、长乐等堡皆破,庆贼大军中的火炮数量,怕是不少于两百门。
哪怕绝大多数为虎蹲炮,其威慑力也是非常恐怖的。
这要是摆开阵势对垒,他们带来的三千精骑,只怕还不够喂炮的。
曹变蛟看着舆图,提议道:“大伯,我们何不直接绕道,抢到庆贼大军前面抵达无定河一线,然后破坏冰面、桥梁阻贼军西进,再等杨总督他们率军合围上来?”
曹文诏沉吟片刻,摇头道:“无定河冰面非一时可毁;桥梁数处,分兵难顾,而且……”
他略微思虑后道:“而且,按照杨总督他们行军速度,今晚应该是在神木堡附近安营,抵达榆林卫城还需四五日时间,我们三千人马,如何挡得住庆贼大军这许久?”
在后方的明军大部,可不止五万明军,还有数千随军运送粮草辎重的力夫。
加上如今又是风雪,行军速度势必更慢,每日能走五十里,那都算是了不得的行军速度了。
就算他们能够挡住庆贼四五日时间,庆贼大军也随时可以出塞,或转道南下,根本是围不住的。
“如此……难道我们就只能看着庆贼一路畅通无阻,向西攻掠?”曹变蛟不甘心地攥紧了拳头。
曹文诏凝视着舆图,也感觉头疼不已:“别无他法,等庆贼大军撤退之时,看看能不能找到对方的破绽!”
副将张弘业思虑良久,开口道:“总兵大人,不如一面让杨总增派骑兵与我们会合,一面从固原、宁夏、甘肃三镇凑出些兵马,如此,或可阻庆贼大军西掠,乃至将之击溃!”
闻言,曹文诏思虑一番,随即缓缓点头:“嗯,此法可行,就是不知道三镇能否凑出兵马来!”
先前为了围剿府谷的一众反贼,陕西各镇兵力已多有抽调,边防空虚,即使勉强凑出些兵力,恐怕也是多为老弱,难堪一战。
陕西可不像辽东那般,每年有几百万两银子砸过去。
在军饷匮乏、器械朽坏、逃兵日增的情况之下,秦地的官军数量和战力,早已大不如前。
不过,眼下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将这个提议上报杨鹤,成与不成,就不是他们能左右的了。
夜间,雪时停时落,待亮之时,雪已积了半尺深。
秦义军各部人马,有序的离开榆林卫城,各部都保持着紧密阵型,向西挺进。
夜不收活跃频繁,散在大军周围数十里,曹文诏部的任何动静,都难逃秦义军的耳目。
曹文诏也难以找到秦义军的破绽,在跟随了十余里后,只得暂时返回榆林卫城,整顿城中防务,询问城池陷落的原因与细节。
而很快,保宁堡被攻破的消息也传来!
喜欢穿越明末,我率先举起义旗请大家收藏:(m.bpxs.net)穿越明末,我率先举起义旗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