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读完继位诏书,朱慈烺站起身,伫立在殿前的御阶之上。场上数万名官员勋贵,明军将士与百姓齐刷刷地再次跪拜下来,三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望着这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以及那么多人虔诚的膜拜,朱慈烺顿觉热血上涌,心跳如擂鼓。
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为了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不惜放弃一切,乃至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无闻。
被这么多人顶礼膜拜的感觉,确实容易让人头晕目眩,朱慈烺努力平复着内心激动的情绪,在御座上缓缓地站了起来。
“众卿平身!”
朱慈烺洪亮的声音响起,大明不像后来的清廷那般,动辄就五体投地地对着皇帝下跪。只有在重大庆典和大朝会时,臣子们才会行跪拜之礼,平时只需躬身拱手即可。
面对如此多人朝自己跪拜,尽管心中已有准备,但来自新世纪的朱慈烺还是感到颇为不适。
在制定大典流程之际,朱慈烺原本设想对军民百姓回礼,然而却遭遇了诸位官员的一致反对,即便思想较为开放的李岩也持有相同意见。
他们认为,帝王必须维持帝王的威严,可以对百姓仁慈,也可以礼遇贤士,但绝不能丧失威严,更不必是在登基大典这样庄重的场合。
朱慈烺经过深思熟虑,意识到在这个时代,人们依旧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基于当前的形势,保持帝王威仪确有必要,因此他不得不认同这一观点。
但他计划在未来的日子里,逐步向人们灌输平等、独立和自由的理念,慢慢摒弃封建糟粕。
对于如今的大明而言,首要任务是确保生存与发展,思想的改革和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朱慈烺原本为自己拟定了一个年号,名曰“兴炎”。此年号寓意深远,既象征着大明火德的兴盛,又蕴含着炎黄子孙的繁荣昌盛。
然而,这一提议甫一提出,便遭遇了群臣的强烈反对,原来,蜀汉后主刘禅的最后一个年号正是“炎兴”。
诸臣认为这两个字不吉利,故而极力否决,并列举了诸多年号以供朱慈烺选择,其中,含影光”、“武”、“兴”、“统”字眼的年号数量最多。
如“光炎”、“光德”、“定武”、“隆武”、“兴安”、“光统”等等,而“光统”这一年号的呼声最高。
若是从这个时代的饶角度来看,“光统”这一年号并无不妥,意在光复大明,一统下。
然而,对于来自另一个时空的朱慈烺而言,这个年号却显得格外别扭,让他想到了光绪和宣统。
因此,朱慈烺第一时间便否决了这个年号,其实,他内心深处颇为喜爱“隆武”这个年号,但每每看到这两个字,便会联想到朱聿键,自然是不能使用的。
后来堵胤锡提出,可用“正兴”,为新朝年号,朱慈烺便想到,原本历史上好像有人给朱慈烺本尊上过“义兴”的年号。
有记载原本历史上,吴三桂曾同大顺和清廷谈判,提出拥立皇太子朱慈烺为大明义兴皇帝,并以义兴皇帝之名,向京城传递过敕书。
但最终清廷拒绝了吴三桂的提议,令关宁军剃发彻底归顺,结果就导致太子消失在乱军之郑
这个年号一提出,诸多大臣也纷纷支持,有两种含义,一是正气而兴于下,二是因为有弘光篡位,有正位的寓意。
朱慈烺也觉得不错,听着大气有寓意,且可以保留一个字,弥补上个时空未完成的遗憾,于是决定年号为“正兴”。
众人起身之后,朱慈烺坐回御座,众勋贵和官员开始逐个呈上贺表,位高权重的勋贵和官员则是上御前亲自朗读。
大多都是些奉承赞美之言,即使无趣,朱慈烺也只能安静坐着听一个个听完,然后勉励一番。
之后的流程,朱慈烺原本想在承门外,搞一个简单的阅兵仪式来凝聚人心,但此刻江山割裂,无数人还在受苦,自己何德何能,便将这个想法压了下来。
随后,朱慈烺坐着銮驾,在大汉将军,锦衣卫和中央军团的士兵多从保护之下,离开紫禁城,前往紫金山之顶。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时,因为坛还未修缮完毕,便在紫金山顶社坛祭,宣读祭文,朱慈烺有意效仿。
从洪武门至朝阳门,再通往紫金山的御道两旁,早已被五城兵马司的军士和中央军团士兵肃清。
士兵们背对街道,执枪按刀,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如威风赫赫的站立在大街两侧,骑兵团的精锐骑兵作为游动哨,盔明甲亮,在街巷间往复巡视。
街道两侧围绕着成千上万的百姓,挤挤攘攘等待着一睹大明子的容颜,这些朱慈烺时常探查各处工地,在南京城中传出了一个体恤百姓之名。
最先出现的,是一队三十六名身着华丽鱼鳞甲,头戴凤翅盔的大汉将军,他们身材魁梧,面色冷峻。
手持金瓜、金镫、金钺、戈、戟等,铠甲和仪仗兵器在日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紧随其后的,是代表皇帝权威的全套卤簿。
龙旗、北斗旗、日旗、月旗、风云雷雨旗、二十八宿旗……各色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尤其是那面代表皇帝的“子大纛”十二重旄尾迎风飘扬。
南京城中的百姓哪里见过这等场面,朱由崧登基时,只在皇城内完成了仪式,寻常百姓是看不到仪仗的。
于是一个个都兴高采烈的欢呼着,无形之中又将朱慈烺在百姓心中的的地位提高了几分。
在层层叠叠的仪卫簇拥下,皇帝的銮驾终于出现,在銮驾两侧,有内侍手持曲柄九龙黄金扇、孔雀羽扇等,为其障尘蔽日。
朱慈烺乘坐的是轻便的“步辇”,由十六名精选的舆士抬着,辇盖以金箔装饰,四周垂着明黄色的绸缎帷幔,此时已卷起,让沿途军民得以一睹颜。
新君朱慈烺端坐于辇中,头戴十二旒平冠,身着玄衣纁裳十二章衮服,旒珠微微晃动,遮挡了他的年轻的面容,更显威难测。
銮驾之后,是护卫的勋戚、武将,他们顶盔贯甲,骑在高头大马上,神情肃穆。再后面,是依品级着朝服、乘轿或骑马的文武百官。
吴三桂身穿华丽的山文甲,头戴凤翅盔,威风赫赫的走在百官队伍之前,李岩未着官服,一身儒袍于其并校
喜欢开局被闯贼俘虏,我朱慈烺不服!请大家收藏:(m.bpxs.net)开局被闯贼俘虏,我朱慈烺不服!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