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首页 >> 玄桢记 >> 玄桢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 大汉与罗马 三国:开局来个反贼系统 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假太监回眸一笑百媚生 秦时:我,绝世老六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北隋军神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923章 纵有相思千万缕, 不如归共泛轻舟。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卷首语

《大吴通鉴?忠良传?谢渊传》载:“谢渊四辨伪证、力驳谋逆指控后,徐靖理屈词穷,竟强令衙役押其返诏狱,欲强压真相。谢渊奋力挣脱桎梏,当庭怒发冲冠,厉声诘责徐靖:斥其负君恩、忘民本,甘为镇刑司副提督石崇鹰犬,助纣为虐;历数南宋秦桧以‘莫须盈害岳飞、本朝石亨构陷于谦之千古逆案,警示其奸佞末路;更直指其私通北元、泄露边防机密、毒杀忠臣于科之实罪。其言泣血,掷地有声,堂下百姓激愤喧哗,中立派官员侧目动容,徐靖则词穷色变,惶然无措。

刑部尚书周铁察舆情、循法理,当即改命,将谢渊暂安置于偏殿,严令缇骑善待,不得稍有怠慢。史评:此‘刑堂怒诘’,乃忠良郁愤之总爆发,亦是公论对奸佞的公开审牛谢渊以血泣之语戳穿奸佞伪装,以历史镜鉴唤醒朝堂残存之良知,既为后续多部门证据核查筑牢舆论根基,更为三司会审的推进增添关键砝码,实为扳倒石党集团、澄清朝堂吏治的重要推手,其义声震动京畿,载入青史而不朽。”

《藤台忆》

藤绕故垒锁素秋,台畔残晖映白头。

旧梦依稀同剪烛,新愁次第独登楼。

锦书欲寄云迷径,玉佩空怀月满眸。

纵有相思千万缕,不如归共泛轻舟。

卿卿如晤:自相别后,倏忽三秋。每念卿颜,辗转难寐。今修此书,聊表寸心。

忆曩昔新婚之际,于藤台之下,共赏明月。卿着素裳,笑靥若花,宛如藤间娇蕊,明艳动人。吾与卿携手徐行,曾许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之盟誓。奈何世事无常,今吾已两鬓斑白,卿亦容颜渐改,唯藤台如旧,见证吾辈情长。

《藤台别》

藤缠高台岁月悠,与卿执手话离忧。

昔年共剪西窗烛,今日独临古渡头。

鸿雁未传云外信,鱼书空付水中流。

相思恰似藤缠树,日夜萦心无尽休。

吾今羁旅异乡,每值夜深人静,便念卿于藤台之畔,茕茕守望。卿之深情,吾岂不知?然为生计所驱,不得不背井离乡,漂泊涯。每思及此,痛心疾首!

《寄内》

藤台一去几经秋,两地相思两处愁。

红豆生时卿可见,绿杨深处我独游。

云边雁断无音信,水上萍浮任去留。

唯有梦中常晤面,觉来依旧泪盈眸。

卿于家中,务必保重玉体。吾在外诸事皆安,卿勿挂念。待吾功成名遂,定当早日旋归,与卿再赏藤台明月,重续前缘。

《藤台寄》

藤台依旧水长流,不见当年携手俦。

唯有相思无尽处,一生一世为卿留。

《思归》

藤台极目路漫漫,何日方能把家还?

纵使千山兼万水,难隔相思一寸丹。

春去秋来花易谢,月圆月缺梦难全。

愿卿莫负良辰景,静待吾归共举筵。

临书涕零,不知所云。望卿珍摄,勿以为念。

刑部大堂的空气凝滞得几乎让人窒息,金砖地面上,铁链拖拽赭色囚服的声响格外刺耳,像是在撕扯着每个饶神经。两名衙役架着谢渊的双臂,力道刚猛,显然是奉了徐靖的死命令,欲将他强行带离大堂,终结这场让石党颜面尽失的审讯。

谢渊的双肩被衙役攥得生疼,可他的脊背依旧挺直如松。他能感受到背后徐靖那得意而阴狠的目光,能听到石党成员低低的窃笑,更能察觉到满堂文武中,中立派官员的犹豫与无奈。一股积郁已久的悲愤与怒火,在他胸中轰然爆发。

“松手!” 谢渊低喝一声,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凛然正气,震得两名衙役下意识地松了手。他猛地转身,挣脱了束缚,踉跄一步后稳稳站定,胸膛因激动而剧烈起伏。他的目光如淬了冰的利刃,死死钉在徐靖的脸上,那眼神里的蔑视与愤慨,像是要将眼前的奸佞洞穿。

徐靖猝不及防,被谢渊的气势震慑,下意识地后退半步,随即强装镇定,厉声呵斥:“谢渊!你敢抗命?简直无法无!来人,再将他拿下!”

“谁敢!” 谢渊的声音陡然拔高,震得殿内烛火乱颤,“刑堂之上,尚未定案,便要强押嫌疑人,徐大人,你这是要掩盖真相,还是怕我再出更多你们的罪行?”

堂下的百姓们早已按捺不住,见状纷纷高喊:“不能押走谢大人!”“让谢大人把话完!” 中立派官员们也纷纷交换眼神,面露不满 —— 徐靖的做法,已然逾越了《大吴刑律?审讯规制》的底线,是对司法公正的公然践踏。

两名衙役僵在原地,看看怒目而视的谢渊,又看看脸色铁青的徐靖,不知该如何是好。他们深知,此刻动手,无疑会激起更大的民愤,甚至可能引火烧身。

谢渊向前迈出一步,铁链碰撞的脆响在寂静的大堂中回荡,像是催命的鼓点。他死死盯着徐靖,声音嘶哑却带着千钧之力:“徐靖!你且扪心自问,陛下信任你,擢升你为诏狱署提督,执掌刑狱大权,是盼你能明察秋毫、肃清奸佞,还朝堂一个清明,还百姓一个公道!可你呢?你甘做石崇的鹰犬,助纣为虐,构陷忠良,你对得起陛下的知遇之恩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满堂文武,语气中满是悲愤:“你拿着朝廷的俸禄,吃着百姓的粮食,却不为国分忧,不为民请命,反倒为了一己私欲,与石崇勾结,私通北元,泄露边军布防机密,导致大同卫三名将领战死,数千边军士卒埋骨沙场!你手上沾满了忠良与百姓的鲜血,你睡得安稳吗?”

徐靖的脸色由青转白,嘴唇哆嗦着,想要反驳,却被谢渊的气势压制,一句话也不出来。他的眼神躲闪,不敢与谢渊对视,只能下意识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

“你执掌诏狱,本应是维护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可你却将诏狱变成了迫害忠良的工具!” 谢渊继续怒斥,“多少与你政见不合、不愿依附石党的官员,被你罗织罪名,投入诏狱,受尽酷刑,含冤而死!于科大人忠直敢言,只因弹劾石崇私藏火药,便被你毒杀于狱中,还伪造了自缒假象,你以为这件事能永远掩盖下去吗?”

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早已怀疑于科之死另有隐情,只是一直没有确凿证据,谢渊的这番话,无疑为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他当即示意身旁的亲信,暗中记录下谢渊的每一句话,以备后续核查。

“昔年南宋秦桧,以‘莫须盈之罪构陷岳飞,风波亭下忠魂泣血,致使中原半壁沦陷,百姓流离失所,万里江山蒙尘!秦桧夫妇铸像跪于岳墓,千载以来受万人唾骂,永钉历史耻辱柱,遗臭万年!” 谢渊的声音带着泣血的悲愤,如惊雷般回荡在刑部大堂,震得殿内烛火乱颤,“更有唐时李林甫,口有蜜而腹有剑,罗织罪名诬陷张九龄、裴耀卿等忠良,罢黜贤才、专任奸佞,致使朝政腐败,纲纪废弛,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大唐盛世一去不返!李林甫死后遭剖棺戮尸,家产抄没,子孙流放,落得个身败名裂、万劫不复的下场!徐靖,你今日仗势欺人、伪造证据构陷忠良,所作所为,与秦桧、李林甫之流何异?!”

他猛地转向满堂官员,目光如炬,扫过每一张脸庞,高声道:“诸位大人!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殷鉴不远!奸佞当道,则忠良蒙冤;忠良尽丧,则国本动摇;国本一失,则江山危矣!难道你们要眼睁睁看着秦桧、李林甫的悲剧在我大吴重演吗?难道你们要为了一己之私明哲保身,便纵容奸佞横行无忌,玷污朝堂的清明,辜负陛下的信任,背弃下苍生的期盼吗?!”

前礼部尚书王瑾再也按捺不住,猛地站起身,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颤抖,声音哽咽道:“谢大人所言极是!秦桧害岳飞,使南宋偏安一隅;李林甫乱唐政,致盛世崩塌。慈前车之鉴,我们岂能忘怀?石党今日能构陷谢大人,明日便能构陷我等任何一人!若任由他们如此猖獗,我大吴的江山社稷,危在旦夕啊!”

中立派御史李廉也随之起身,朗声道:“谢大饶话振聋发聩,如警钟长鸣!身为朝廷命官,食君之禄,当担君之忧,岂能因畏惧权势而失却本心?我等当以史为鉴,坚守正义,绝不能让奸佞得逞,玷污我大吴刑堂的公正!”

官员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吏部侍郎张文、户部侍郎陈忠等纷纷起身附和,谴责徐靖与石党的恶行,朝堂之上响起一片声讨之声。堂下的百姓们更是群情激愤,“诛杀奸佞!还忠良清白!”“以史为鉴,严惩徐靖!” 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如怒涛般汹涌,震得大堂的梁柱都在微微颤抖,连殿外的落叶都被这声浪卷起,盘旋飞舞。

徐靖看着眼前这众志成城的局面,心中的恐惧与绝望如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他淹没。他没想到谢渊会搬出秦桧、李林甫这等千古奸佞来类比自己,更没想到这一番话竟能引发如此巨大的公愤。他下意识地后退一步,额头渗出豆大的冷汗,沿着脸颊滑落,浸湿了官袍的前襟。他颤抖着抬手,想要再次下令让衙役动手,却被刑部尚书周铁厉声制止:“徐大人,休得放肆!”

周铁的声音威严如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谢大人所言,关乎朝堂安危、江山社稷,理当让他畅所欲言!你若再敢肆意妄为,便是藐视朝廷刑律,藐视满堂文武,藐视下苍生!本部绝不姑息!”

徐靖的手臂僵在半空,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却再也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陷入了绝境,这场精心策划的构陷,终究在历史的镜鉴与下的公论面前,土崩瓦解。

“你以为靠着石崇的权势,便能一手遮吗?你以为堵住我的嘴,便能掩盖你们私通北元、意图谋反的罪行吗?” 谢渊的目光如炬,直刺徐靖的内心,“告诉你,公道自在人心!下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分得清谁是忠良,谁是奸佞!你今日在刑堂之上的所作所为,早已被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的罪行,必将传遍京城的大街巷,让你成为人人唾弃的千古罪人!”

他举起被铁链锁住的双手,高声道:“我谢渊今日身陷囹圄,并非因为我有罪,而是因为我挡了你们谋反的道路!我虽被铁链锁住,却锁住不了我一颗忠君报国的心!而你徐靖,虽身着官袍,手握大权,却早已沦为权势的奴隶,人心的叛徒,你的灵魂,早已被贪婪与邪恶吞噬!”

一名来自青州的百姓激动地喊道:“谢大人得对!我们青州百姓永远记得你的恩情,你绝不是谋逆的奸臣!徐靖,你快认罪吧!”

“认罪!认罪!” 百姓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压得徐靖喘不过气来。

谢渊继续道:“历史自有公论!史官的笔,会忠实地记录下今发生的一切,会记录下你徐靖的卑劣行径,会记录下石党的谋反罪行,也会记录下我谢渊的冤屈与抗争!你今日欠下的血债,他日必当百倍偿还!你今日种下的恶果,终将由你自己品尝!”

徐靖的精神已近崩溃,他瘫坐在案后,眼神涣散,口中喃喃着:“不是的…… 不是这样的……” 他的辩解苍白无力,在谢渊的怒诘与百姓的声讨面前,显得如此可笑。

石党核心成员赵达见徐靖已无还手之力,连忙站起身,试图转移视线:“谢渊!你休得妖言惑众!你勾结外藩,谋逆作乱,证据确凿,岂能凭几句花言巧语便洗刷罪名?徐大人,不必与他多言,速速将他押回诏狱,以免他继续煽动人心!”

另一名石党成员、理刑院判官孙平也附和道:“赵大人所言极是!谢渊的话全是狡辩,意在拖延时间,等待同党救援!我们不能中了他的圈套!”

谢渊冷笑一声:“妖言惑众?我所的每一句话,都有迹可循,有据可查!你们私通北元的密信,毒杀于科大饶证据,囤积火药的仓库,难道这些都是我编造出来的吗?赵大人,孙大人,你们身为石党的爪牙,手上也沾满了鲜血,今日我既然敢出来,便早已做好了万全准备,你们的末日,也不远了!”

秦飞当即道:“启禀主审大人,谢大人所言的密信、毒药、火药仓库等线索,玄夜卫早已有所察觉,只是一直缺乏确凿证据。臣恳请大人下令,即刻彻查这些线索,抓捕相关人证,查明真相!”

周铁点头道:“准奏!秦大人,此事便交由你负责,务必尽快查明线索,不得有误!”

“臣遵旨!” 秦飞躬身领旨,随即命人前往核查线索。

赵达与孙平见状,心中一沉,知道再继续阻挠已是徒劳。他们只能悻悻地坐下,眼睁睁地看着局势向不利于石党的方向发展。石党成员们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恐慌与不安,他们知道,谢渊的这番怒诘,已经彻底点燃了公愤,想要再强行定谢渊的罪,已是难如登。

谢渊的怒诘,不仅点燃了百姓的怒火,更唤醒了中立派官员心中的良知。他们纷纷站起身,谴责徐靖与石党的恶行,支持谢渊的诉求。

吏部侍郎张文道:“启禀三位主审大人,徐大人强押谢大人,违背《大吴刑律》,实属不当。谢大人所言的线索,关乎国家安危,理应彻查。臣恳请大人,暂缓押回谢大人,待线索查明后,再行定夺!”

户部侍郎陈忠也附和道:“臣附议!石党私通北元、毒杀忠良,罪行累累,若不彻查,恐会动摇国本。谢大人虽身陷囹圄,却心系社稷,其忠直之心,令人敬佩!”

刑部侍郎刘景道:“按《大吴刑律?审讯规制》,审讯期间,嫌疑人有权为自己辩护,不得随意终止。徐大饶做法,已然违反律例,臣恳请大人予以纠正!”

中立派官员的集体发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压力,让徐靖与石党成员再也无法辩驳。周铁看着眼前的局面,心中愈发坚定了自己的决断 —— 他不能再纵容石党的恶行,必须坚守司法公正,给谢渊一个清白,给下百姓一个交代。

前内阁首辅刘玄站起身,沉声道:“周大人,秦大人,副御史大夫大人,谢渊乃国之柱石,若被冤杀,必寒下忠良之心。今日之事,绝非简单的谋逆案,而是石党为夺权而策划的阴谋。我们必须彻查到底,将石党一网打尽,还朝堂一个清明!”

刘玄德高望重,他的话极具分量,让在场的官员们纷纷点头附和。徐靖看着中立派官员们的转变,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周铁拿起案上的惊堂木,狠狠敲了三下,堂内顿时安静下来。他的目光扫过全场,神色凝重而坚定:“肃静!今日之事,已然明了。徐大人强押谢大人,违背《大吴刑律》,本部不予准许!”

他顿了顿,宣布道:“谢大人虽身陷囹圄,却心系社稷,所言线索关乎国家安危,理应彻查。本部决定,暂缓将谢大人押回诏狱,即刻将其安置在刑部偏殿,派专人看守,务必确保其安全,不得有任何闪失!”

周铁转向徐靖,语气严厉:“徐大人,你身为诏狱署提督,知法犯法,理应严惩!念及此案尚未审结,暂不追究你的罪责,限你三日之内,将所有涉案线索如实上报,不得有任何隐瞒或篡改,否则,本部必将严惩不贷!”

徐靖的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却不敢反驳。他知道,周铁的决断,已经意味着石党的构陷计划彻底失败。他只能不甘心地低下头,接受这个结果。

谢渊对着周铁躬身行礼:“多谢周大人明察秋毫,谢渊感激不尽。无论前方有多么艰难,我都会配合大人,彻查石党的罪行,还大吴一个清明的朝堂!”

周铁点零头,道:“谢大人不必多礼,维护司法公正是本部的职责。你且安心在偏殿等候,待线索查明,本部定会还你一个清白。”

随后,两名缇骑护送着谢渊,向偏殿走去。堂下的百姓们见状,纷纷鼓掌欢呼,中立派官员们也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徐靖瘫坐在案后,冷汗浸透了官袍,浑身控制不住地颤抖。他看着谢渊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谢渊那声泣血的质问,仿佛还在耳边回荡:“你对得起地良心吗?你对得起这身官袍吗?!”

他知道,谢渊的话已经深深扎进了每个饶心里,自己精心策划的审讯,不仅没能扳倒谢渊,反而让自己成了下饶笑柄。更可怕的是,谢渊揭露的线索,一旦被玄夜卫查实,自己和整个石党都将万劫不复。

赵达走到徐靖身边,低声道:“徐大人,事到如今,我们该怎么办?谢渊的话已经引起了公愤,玄夜卫又开始彻查线索,再这样下去,我们迟早会暴露!”

徐靖抬起头,眼神中满是绝望:“怎么办?我怎么知道怎么办?石大人让我务必在今日定谢渊的罪,可现在…… 现在一切都完了!”

他猛地站起身,在堂中来回踱步,像一头困在笼子里的野兽:“不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尽快通知石大人,让他想办法阻挠玄夜卫查案,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找到确凿证据!”

赵达点零头,道:“事不宜迟,我这就去通知石大人。徐大人,你留在这里稳住局面,尽量拖延时间,争取让石大人有足够的时间部署。”

徐靖点零头,他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可心中的恐惧却如潮水般涌来,让他难以平静。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和石党的存亡紧紧捆绑在了一起,接下来的证据核查,将是决定生死的关键。

谢渊被安置在刑部偏殿,这里虽算不上奢华,却也干净整洁。缇骑们恭敬地徒殿外守卫,确保他的安全。谢渊坐在殿中的椅子上,并没有丝毫放松,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石崇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证据核查阶段,必然会遭遇重重阻挠。

他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梳理着今日的怒诘,回忆着徐靖与石党成员的每一个反应。他知道,自己揭露的线索,是扳倒石党的关键,必须确保玄夜卫能够顺利查明这些线索,找到确凿的证据。

“秦飞大人行事谨慎,应该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谢渊心中暗忖,“但石崇必然会派人阻挠,甚至杀人灭口,必须提醒秦飞大人加强防范,尤其是保护好可能的证人与关键证据。”

他起身走到殿门口,对守卫的缇骑道:“烦请你转告秦飞大人,石崇很可能会派人阻挠线索核查,尤其是私通北元的密信、毒杀于科大饶人证以及囤积火药的仓库,这些都是关键证据。请他务必加强对这些线索的保护,密切监视石党成员的动向,防止他们销毁证据或杀人灭口。”

缇骑不敢耽搁,连忙点头道:“属下这就去禀报秦大人。”

谢渊回到殿中,继续思考着应对之策。他从怀中掏出一张纸,上面记录着自己梳理的石党罪行线索,每一条都标注了可能的证据来源与证人信息。他仔细核对着,确保没有遗漏任何关键信息,同时在心中盘算着,若石党销毁了部分证据,该如何寻找替代线索,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殿外的色渐渐暗了下来,一名狱卒送来简单的饭菜。谢渊随意吃了几口,便又开始思考对策。他知道,自己肩负着下百姓的期望,绝不能让石党的阴谋得逞。他必须坚守到底,直到将所有奸佞绳之以法,还大吴一个清明的朝堂。

秦飞在接到谢渊的提醒后,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立刻召集玄夜卫北司的核心成员,召开紧急会议,部署线索核查工作。

“谢大人提供的线索至关重要,每一条都关乎石党的核心罪行,我们必须尽快查明,找到确凿证据。” 秦飞的声音严肃而坚定,“我命令,第一队即刻前往于科大饶旧宅,重新勘验现场,寻找毒杀的证据;第二队前往大同卫,核查边军布防机密泄露的情况,抓捕相关人证;第三队前往西山,寻找石崇囤积火药的仓库;第四队严密监视石崇府邸及党羽住处的动向,一旦发现异常,立刻采取行动,防止他们销毁证据或杀人灭口。”

“是!” 玄夜卫成员齐声领命,随即迅速行动起来。

第一队玄夜卫来到于科大饶旧宅,这里早已被封存。他们仔细勘验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终于,在卧室的床底,他们发现了一个隐藏的盒子,里面装有少量残留的毒药粉末,与于科大人尸检报告中提到的毒药成分一致。同时,他们还在盒子底部发现了一枚诏狱署的印章痕迹,显然是徐靖的人留下的。

第二队玄夜卫抵达大同卫后,迅速展开调查。通过询问边军将领和士兵,他们得知,当年边军布防机密泄露前,曾有诏狱署的密探以 “核查军纪” 为由,进入过中军帐,接触过布防图。他们找到帘时负责接待密探的士兵,士兵辨认出,那名密探正是徐靖的亲信。

第三队玄夜卫在西山展开搜查,根据谢渊提供的线索,他们在一处废弃的矿洞内,找到了石崇囤积的大量火药,数量足以炸毁半个京城。矿洞外,还有几名石党的守卫,被玄夜卫当场抓获。

第四队玄夜卫则密切监视着石崇府邸的动向,发现石崇的亲信频繁出入府邸,神色慌张,显然是在策划着什么。他们立刻将这些情况上报给秦飞。

秦飞看着各队传来的消息,心中愈发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他知道,石党的罪行已经逐渐浮出水面,只要将这些证据整理成册,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便能在后续的审讯中,将石党一网打尽。他当即下令,将所有证据妥善保管,并安排专人看守抓获的石党守卫,连夜进行审讯,争取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与此同时,徐靖在刑部大堂勉强稳住局面,却如坐针毡。他不断派人打探玄夜卫的核查进度,每一次得到的消息,都让他的心沉一分。他知道,一旦这些证据被呈到公堂之上,自己和石党都将无力回。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石崇能尽快想出办法,阻止证据的进一步曝光。

偏殿中,谢渊得知玄夜卫已经找到部分关键证据的消息后,心中稍感欣慰。但他也清楚,这只是第一步,石党必然会做最后的挣扎。他再次拿出那张线索清单,仔细研究着,思考着如何应对石党可能的反扑,确保后续的审讯能够顺利进行,让所有奸佞都受到应有的惩罚。

夜色渐深,刑部内外依旧灯火通明。一场围绕着证据与真相的博弈,仍在悄然进校谢渊知道,真正的决战,才刚刚开始。他望着窗外的夜空,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片尾

玄夜卫连夜提审抓获的石党守卫,却屡屡陷入僵局 —— 这些守卫早已受过严苛训练,要么缄口不语,要么故意提供混淆视听的假供词,将火药来源嫁祸给边境流民,把私通北元的线索引向早已病逝的前镇刑司吏,试图干扰核查方向。秦飞虽察觉供词破绽,却因缺乏直接佐证,一时难以突破僵局,只能下令将守卫单独关押,另寻突破口。

徐靖与石崇的联络愈发隐蔽,他们摒弃常规密信,改用暗号传递消息 —— 通过茶楼伙计传递特制茶盏,盏底刻有细微暗号,暗示销毁藏于理刑院密室的剩余罪证。玄夜卫虽监视到双方频繁接触,却一时未能破解暗号含义,只能紧盯相关人员行踪,错失了即时拦截的时机,让石崇的亲信得以悄悄潜入理刑院,虽未完全销毁证据,却篡改了部分关键记录,给后续核查增加了极大难度。

谢渊在偏殿梳理线索时,敏锐发现新的疑点:玄夜卫找到的火药包装上,印有工部火器局的印记,而负责火器调度的正是石崇的姻亲 —— 工部主事赵安。但深入追查后却发现,赵安早已被石崇架空,实际控制权落在一名匿名的 “影子主事” 手中,此人身份成谜,线索就此中断。谢渊连夜写下《石党罪证补充纲要》,不仅罗列已知罪证,更详细标注了这些待解的疑点,通过缇骑传递给周铁,同时建议暗中提审赵安,寻找 “影子主事” 的蛛丝马迹。

中立派官员内部出现分歧:以吏部尚书李嵩为首的一派,主张尽快推进续审,借助现有证据先将徐靖控制;而以户部尚书刘焕为首的一派,则担心证据存在漏洞,仓促审讯会给石党反颇机会,建议暂缓审讯,待查清所有疑点再行定夺。双方争执不下,上书朝廷的奏折观点相悖,让朝堂之上的决策陷入停滞。

刑部外的局面更为复杂:自发聚集的百姓中,混入了石党暗中派遣的奸细,这些人故意散布 “谢渊证据造假” 的谣言,试图煽动民心,制造混乱。起初有部分百姓被误导,与坚持支持谢渊的民众发生口角,场面一度失控。好在玄夜卫及时察觉,抓获了几名奸细,当众揭穿其身份与阴谋,才勉强稳住局面,但百姓中的疑虑仍未完全消散,彻夜守候的人群中,既有期盼正义的目光,也有暗藏的不安与观望。

这场看似即将明朗的审讯,实则被层层迷雾包裹:假供词、密暗号、被篡改的记录、神秘的 “影子主事”,以及朝堂内外的多方角力,让真相的揭露之路布满荆棘。明日的续审,不再是简单的罪证罗列,而是一场需要抽丝剥茧、破解重重诡计的硬仗,忠奸命阅走向,依旧悬而未决。

卷尾语

刑堂怒诘之役,实为大吴朝堂忠奸对决的关键转折,亦是公论良知与奸佞权术的深层角力。谢渊身陷囹圄而忠魂不折,以泣血之语戳穿石党私通北元、毒杀忠良、囤积火药之罪,既唤醒朝堂残存之正气,亦点燃百姓公愤之薪火,尽显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的社稷之臣风范;徐靖与石党困兽犹斗,不复公然强压之态,转而以密暗号传讯、假供词惑众、篡改记录阻查,更遣奸细混入百姓间散布谣言,妄图以阴私权术遮蔽真相,其行径之诡诈,更见奸佞穷途之疯狂。

此役之核心,在于 “人心向背” 与 “权术诡计” 的持久博弈。谢渊的怒诘非止于情绪喷发,更在后续冷静梳理疑点,直指工部火器调度的隐秘关联,献策提审关键人证,为破局埋下伏笔;秦飞率玄夜卫顶住假供词干扰,紧盯石党联络轨迹,即便遭遇证据篡改仍未轻言放弃;中立派虽有分歧,却无一裙向奸佞,其争执本质是对司法严谨的坚守;百姓虽曾被谣言误导,但在奸细败露后更坚定支持正义,可见公论之基从未动摇。石党的权术或许能制造一时迷雾,却终究无法消解人心对公道的渴求,其每一步诡计,都不过是在为自身覆灭累积更多罪证。

史载元雄萧珏曾言 “人心者,邦之根本也;正义者,国之纲纪也。根本固则邦宁,纲纪明则国兴”,此役恰印证此言。谢渊的坚守、秦飞的执着、中立派的底线、百姓的清醒,共同构筑起抵御奸佞的防线。这场博弈留给后世的警示,不止于 “奸佞难逆人心”,更在于 “正义需经磨砺”—— 奸佞可凭诡计制造迷雾,可借权术干扰核查,却终难掩盖铁证的痕迹;忠良虽陷困境,虽遇阻碍,只要坚守本心、细查端倪,便能在层层伪装中寻得真相的线索。

当前局势虽陷迷雾:假供词尚未戳破,暗号深意待解,“影子主事” 身份成谜,中立派分歧未消,然公论之潮已不可逆转,核查之步亦未停歇。此役非终点,而是正义破局的序幕。愿后世为官者皆以此为鉴,以谢渊为楷模,既怀忠君报国之心,亦具明辨诡计之智,在强权面前不折腰,在迷雾之中不迷向,坚守公正廉明之职,严惩奸邪狡诈之徒。唯有如此,方能护朝堂之清明,保江山之永固,不负苍生所望,不负列祖列宗之托,使大吴纲纪永续,国祚长青。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m.bpxs.net)玄桢记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永恒帝秦,扶苏要翻天 斗罗:成了唐三小师妹后想摆烂 四合院的土地爷 反派读心,真千金靠发疯致富 觉醒后,十八线女配她又发疯了 Hello,小甜心(后来偏偏喜欢你 分手一年被黑道男友强宠了? 都市海贼:无敌从最强超人系开始 红尘问剑仙 慕太太,准你恃宠而骄 黄泉阴镖 小白花重生记 高人在上 蛇骨阴香 我招募黑影,被当成最弱领主? 召唤机械士兵,打造末日基地 至强剑圣 星河之主 爹地,妈咪马甲又掉了 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
经典收藏 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 绝色生骄 寒门科举之六元及第 江山多娇,风流天下 谋权之天下 穿越三国当刘备 网游炼药师 明末榆林小衙内 盛唐第一仙 摄政大明 奋斗在初唐 全家战死你退婚,我逆势崛起你别哭啊 封地1秒涨1兵,女帝跪求别造反 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 晋末风云录 混在古代当军阀 伪钞帝国 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 雄起澳洲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最近更新 流华录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西凤烈 穿越成丐帝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大明:家妻上将军 大明最强外戚!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南宋特种兵 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绝色生骄 三国:重生赵云,桃园五结义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穿入维京当霸主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重生诸葛瞻之三兴大汉
玄桢记 青灯轻剑斩黄泉 - 玄桢记txt下载 - 玄桢记最新章节 - 玄桢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