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传奇

爱笑的花猫

首页 >> 英烈传奇 >> 英烈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长城紫光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 山河纪行 魂穿崇祯:我激活暴君模拟器 乱世:从帝国边陲开始创造神话 英雄联盟之我的电竞梦 重生世子,洞房告白甜美娇妻 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 维鸣维铭
英烈传奇 爱笑的花猫 - 英烈传奇全文阅读 - 英烈传奇txt下载 - 英烈传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60章 长宁十三年秋,渤海堂前育新苗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严惩陈宁、钱起的余威尚未散去,渤海的秋意已悄然浓重。秦王府的书房里,烛火彻夜通明,龙策正对着一叠厚厚的卷宗,逐一审阅。卷宗里,是各地推荐上来的年轻人才名单——这是他在严惩酷吏之后,推动吏治改革的关键一步:为大唐的州县,选拔一批真正能为百姓做事的“新血”。

不拘一格:沙场之外觅良才

这场选拔,打破了以往科举取士的单一模式,也摒弃了“唯出身论”的陈腐观念。龙策下令,凡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无论出身寒门还是吏之家,只要影实干之绩、敢为之勇、能为之才”,且“清廉正直”,均可由地方官或乡绅推荐,再由他委派的亲信实地考察,最终由他亲自审定。

消息传开,各地震动。

有人疑虑:老王爷这是要干什么?放着世家子弟不用,偏要提拔这些“无名之辈”?

也有人振奋:这是寒门学子的机会!是实干者的春!

考察的过程,严苛得近乎“不近人情”。龙策的亲信们,不看推荐信上的溢美之词,只看实实在在的“事”:

——在乡野教书十年,让全村孩童都能识字的穷秀才,算“实干”;

——在县城作坊里,改良织布机,让效率提高三成的工匠,算“能为”;

——在灾年,敢违抗上司的乱命,开仓放粮救济百姓的吏,算“敢为”;

——家里一贫如洗,却拒收百姓一粒米、一文钱的驿丞,算“清廉”。

三个月后,一份最终的名单摆在了龙策面前,一共二十八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农夫之子,有工匠之徒,有落魄书生,有县衙吏,唯一的共同点,是眼中都闪烁着对“做事”的渴望,而非对“做官”的迷恋。

龙策看着名单上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紧锁了数月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些许。他拿起朱笔,在名单末尾,重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渤海堂前:四字箴言重千钧

长宁十三年秋分这,渤海秦王府的正堂,再次热闹起来。但与审理陈宁、钱起时的肃杀不同,今日的堂内,弥漫着一股蓬勃的朝气。

二十八名年轻人,穿着崭新的青色公服,整齐地站在堂下。他们大多面带拘谨,却难掩眼中的激动与忐忑。能被秦王龙策亲自选中,这是他们做梦也不敢想的荣耀。

龙策依旧坐在堂中,紫袍玉带,须发如雪,目光缓缓扫过这些年轻人。他们的脸庞,稚嫩中带着坚毅,让他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想起了那些跟着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袍泽——那时的他们,也是这样,怀揣着一腔热血,渴望建功立业。

“你们,都是各地推荐上来的佼佼者。” 龙策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你们的事迹,本王都看过了。教书的让孩童识字,做工的改良工具,赈灾的敢抗乱命,守驿的一尘不染……很好。”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但你们要记住,做事易,做官难;做一时之事易,做一世之事难。今日把你们选上来,不是让你们来享福的,是让你们去补陈宁、钱起之流留下的烂摊子,去为百姓办实事的。”

堂下的年轻人,个个屏息凝神,不敢有丝毫懈怠。

“本王知道,你们中有人读过圣贤书,懂经义;有人久在民间,知疾苦。” 龙策继续道,“本王不给你们讲太多大道理,什么‘忠君爱国’,什么‘修身齐家’,这些你们都懂。”

他站起身,走到年轻人面前,目光与每个人对视,缓缓吐出四个字:

“实事求是。”

四个字,平平淡淡,没有任何修饰,却像四颗沉甸甸的石子,投进了每个年轻饶心里,激起层层涟漪。

他们原以为,老王爷会给他们长篇大论的训诫,会讲为官的准则、处事的技巧,却没想到,竟是这样简单的四个字。

“‘实事’,就是要认清脚下的土地,看清眼前的百姓,知道他们缺什么、要什么,知道地方上的症结在哪里。” 龙策的声音平静,却字字千钧,“不要坐在衙门里看卷宗,要走到田埂上问农夫,要钻进作坊里问工匠,要蹲在市集上听百姓的心里话。”

“‘求是’,就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法子。” 他继续道,“百姓缺粮,就想办法推广新粮种、修水渠;作坊效率低,就琢磨着改良工具、理顺流程;冤假错案多,就亲自重审、还人清白。不要怕难,不要怕犯错,更不要怕得罪人。只要是为百姓好,本王给你们撑腰。”

他不再多言,只是看着他们,缓缓点头:“去吧。到任之后,好好想想这四个字。做得好,百姓会记着你们;做得不好,国法也饶不了你们。”

“属下遵命!” 二十八名年轻人,齐声拱手,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他们或许还不完全明白“实事求是”四个字背后的深意,但老王爷眼中的信任与期许,让他们暗下决心:定不辜负这份嘱停

新官赴任:四字箴言照前路

三日后,二十八名年轻官员,带着简单的行囊,奔赴各自的任所——有去遭过酷吏荼毒的大清县、保宁县,有去偏远的山区,有去贫瘠的海边。

他们没有辜负龙策的期望。

去大清县任县令的,是那个改良过织布机的工匠之子,名叫李实。他到任后,没有先拜会乡绅,而是带着衙役,走遍了全县的村庄。看到百姓因陈宁的暴政而对官府心存畏惧,他便在每个村头设了一个“事点”,自己每轮流去坐班,听百姓诉苦、提建议。有人“赋税还是重”,他便核实账目,发现是前任留下的“苛捐杂税”,当即上报,请求减免;有人“农具不好用”,他便画出改良织布机的图纸,举一反三,琢磨着改良农具,还亲自带着工匠去渤海请教老匠人。

去保宁县任县丞的,是那个灾年敢开仓放粮的吏,名叫王敢。保宁县经钱起一折腾,人心惶惶,百业凋敝。他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钱起留下的“人皮稻草人”彻底焚毁,昭告百姓“旧账已清,新已来”。有人怕他像钱起一样残暴,他便公开审理积压的冤案,将被冤枉的百姓一一释放,还其家产;有人怕赋税重,他便带头下地耕种,告诉百姓“我和你们一起干活,你们交多少,我也按比例交多少”。不到半年,保宁县的炊烟,渐渐多了起来。

去山区任主簿的,是那个教书十年的穷秀才,名叫张文。山区百姓大多不识字,容易被劣绅蒙骗。他到任后,没有急着推行新政,而是先在每个乡开办“扫盲班”,白教孩童读书,晚上教成人识字,还把大唐的律法、赋税政策,用通俗的语言写成“白话告示”,贴在村口。百姓识字了,知道律法了,劣绅自然不敢再肆意欺压。

他们的做法各异,却都牢牢记住了“实事求是”四个字。

李实在大清县推广新粮种,遇到守旧的老农质疑,他不辩解,只是自己开荒试种,秋收时,新粮种的产量比旧粮种高了三成,老农们心服口服,主动跟着学;

王敢在保宁县整顿吏治,发现有吏勾结劣绅,他不手软,当即拿下,上报革职,百姓拍手称快;

张文在山区办学,经费不足,他便自己砍柴、开荒种粮,省下俸禄补贴学堂,乡绅被他感动,主动捐钱捐物。

新篇初展:渤海潮涌映新

一年后,来自各地的奏报,如雪片般飞向渤海秦王府。

——大清县,赋税减免三成,粮食产量却提高了四成,百姓开始重建家园,市集重现热闹;

——保宁县,逃亡的百姓陆续返乡,作坊重新开工,县衙门口的鸣冤鼓,再也没响过;

——山区,入学的孩童多了十倍,百姓识字率大幅提高,上报的冤情减少了九成。

龙策看着这些奏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没有看错人。这些年轻人,或许没有世家子弟的圆滑,没有老吏的经验,却有着最宝贵的“真心”和“实干”。

玉倾城走进书房,看到他手中的奏报,笑着:“看来,你的‘四字箴言’,起作用了。”

“不是我的箴言起作用,是他们自己肯做事。” 龙策放下奏报,望向窗外,“年轻人,就该有这股子劲。”

“听,李实在大清县,被百姓称为‘李实事’;王敢在保宁,百姓叫他‘王敢为’;张文在山区,孩子们都喊他‘张夫子’。” 玉倾城笑道,“这些称呼,可比官名金贵多了。”

龙策点头:“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为他们做了什么,他们心里都有数。”

这场吏治改革,没有惊动地的声势,却在潜移默化中,为大唐的州县注入了新的活力。二十八名年轻官员,就像二十八颗种子,在“实事求是”的雨露滋润下,在各地生根发芽,长出了为百姓遮风挡雨的枝叶。

他们或许不会成为像龙策那样的传奇,却在用自己的方式,续写着属于大唐的“新篇章”——那是由无数个“李实事”“王敢为”“张夫子”共同书写的,关于民生、关于安宁、关于希望的篇章。

渤海的秋潮,拍打着礁石,仿佛在为这些年轻的身影,奏响最动听的赞歌。而龙策,这位七十七岁的老王爷,坐在书房里,看着远方的际,知道自己为这片土地,留下了最珍贵的财富——不是金银,不是律法,而是一批懂得“实事求是”、愿意为百姓做事的年轻人,和他们即将开创的,更清明的未来。

喜欢英烈传奇请大家收藏:(m.bpxs.net)英烈传奇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我已弃宗当散修,你哭瞎眼有何用 废土崛起 蛊毒 离婚吧!真当我没你不行? 我在奥特世界捡属性 召唤机械士兵,打造末日基地 宴福 还我的尸体 真少爷成弃子,我崛起了又来舔? 校草的小作精那么甜呀 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 世界探险团 官场孽缘 佛子天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棺人,不可以 四合院的土地爷 职业赛场犯病,观众大笑对手吓尿 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 我真是来维护和平的
经典收藏 大唐之楚王之治 我有召唤系统造反不是很正常 暗夜游侠 我的大脚夫人 娇妻成鸾 雄起澳洲 大炎极品九皇子 三国:开局被曹操通缉 混在古代当军阀 大明求生记 风云1200 寒门科举之六元及第 封地1秒涨1兵,女帝跪求别造反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大明:最强锦衣卫,屠戮百官 大秦:开局杀戮系统 镇国七皇子 法兰西1794 史上最惨三国开局 三国:开局掳走马超亲妹妹
最近更新 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三国:让你救关羽,没让你灭孙权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乾杀猪匠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难逃懿劫 北军悍卒 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穿越1644 中国野史大甩卖 祖龙送我美娇妻,我带大秦统世界 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英烈传奇 爱笑的花猫 - 英烈传奇txt下载 - 英烈传奇最新章节 - 英烈传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