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了十一月,清北大学还发生了一件比较重要的大事。
时任法国总统的萨卡齐访问中国,并在清北大学发表演讲,阐述了中法关系及全球气候变化的看法,中法蜜月期随之而来。
在同时期,着名学者、新儒学代表人物杜维明和着名哲学家李泽厚,都来清北举办了讲座。
这也让林东升再次意识到清北大学的深厚底蕴,以及能在矗任讲师,开启自己的教书之路,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
为了给08年的奥运会预热,清北大学今年还邀请了一些体育界的知名冠军人物,来此分享心得。
见多了这些成功人士和顶尖大牛,近距离感受过对方的气场和风范,林东升的心态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他希望自己有一,也能成为某一个领域里真正的大牛,像姚教授一样。
没多久,林东升又收到了一条好消息,他被清北大学评为本年度的“学术十杰”之一。
正常情况下,入围的必须得是清北大学的博士生,但以林东升过往的成就和学术影响力,他早就有资格入围了。
12月中旬,在很多清北学生开始为期末考试默默准备的时候,林东升却跟随水利学院的李信教授,一起去了南海附近。
南海一号是1987年在阳江海域发现的,为一艘南宋时期沉没的木质古船,它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商船,里面载有大量的铜钱、金银器、珍贵瓷器等文物,拥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以往传统的考古方式,都是用潜水员将文物一件件打捞出水,但考虑到南海一号船体太过脆弱,且早已被淤泥厚厚地包裹,这种打捞方式,必然会对船体和文物造成极大的破坏。
而且,这一片区域,水流湍急,能见度也极低,靠普通人员多次水下作业,难度很大。
所以,李信教授才决定转换思路,采用底部沉箱的方式,对沉船进行整体打捞。
因此,2007年5月,这个重达530吨的沉井就通过精准的GpS定位,提前罩在了沉船之上。
随后,他们还需要在海底淤泥之中,从沉井底部预留的36个孔道中,将36根底部拖梁,一点一点穿入其郑
因此,光是打捞前期的准备工作,就花了很久。
一直到12月21日,全部的准备工作才完全结束,请来的还是亚洲最大的起重船“华龙”号。
而林东升此行的目的,就是根据现场采集到的各种最新数据,用他自创的算法模型,对打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变数,做最后的评估和预案。
将最新的数据导入之后,看到模型演示一切正常,林东升重重地点零头。
能和一众各领域的专家齐聚如此,共同见证南海一号的出水,林东升也感到非常荣幸。
12月22日上午,在全世界媒体的关注和见证下,“华龙”号开始起吊,整个过程非常缓慢平稳,几乎是以每分钟几厘米的速度,一点一点地向上提升,避免对脆弱不堪的船体,产生较大的震荡和冲击。
在沉箱出水的刹那,所有的科研人员集体欢呼起来,林东升也无比兴奋。
这也意味着,在海底沉睡八百多年的“南海一号”,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重见日。
随后,沉箱被吊装到一艘特制的半潜驳船上,最后施工人员采用气囊滚动技术,将这个总重近4000吨的庞然大物,顺利地平稳到了岸上,并最终有惊无险地将它安置进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直到这时,林东升才知道,原来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古代沉船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整体打捞,开创了水下考古的全新模式,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仅凭此事,李信教授和他背后的合作团队,就足以载入史册,成为全世界水下考古模式的全新范例。
当然,林东升也凭借自己的微贡献,顺利地在里面混到了一张合影,并随着这张珍贵的合影,一起登上了国内国外不少的新闻和媒体。
旷世科技的会议室里,钱明也在饶有兴趣地关注此事。
他在电视里陡然看到一闪而过的林东升,惊得当场瞪大了眼睛。
“老印,刚才那个家伙,是不是东哥?”钱明一脸的不可思议。
“确实是他,我也看见了,这家伙真是精力旺盛啊,哪里都有他,冷不丁就上个大新闻。”印旗感叹道。
“唉,要是咱们公司也能运作上市,以东哥如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那股价还不是噌噌地往上涨啊。”钱明略显遗憾地道。
“这种事情,就不要再提了,张家豪的事情,让他对股市有着很大的成见,只要咱们公司流动资金充足,他应该永远也不会考虑上市的事情。”印旗道。
“科技公司上市,才是最正确的玩法。”钱明道。
“那也不一定,真上市了,也容易被有心人盯上,很多时候,就身不由己了,咱们最应该做好的,还是技术和服务。”印旗强调道。
“明白了,你得对。”钱明回应道。
苏文浅的宿舍里,一位室友看着手机上的新闻合影,羡慕地道:“苏文浅,你家那口子又上新闻了。”
“哪呢?他只要出差一趟……”苏文浅凑过去一看,果然是他。
这一刻,她的心情略有点复杂,既为他感到骄傲,又有几分失落。
她发现不知何时,林东升关注和参与的事情,已经远远不是自己所能接触得到的了。
“林东升这个浑蛋,又让他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装了一回大的!”乔安在宿舍里笑骂道。
“他一直都有机会装大的,只是回了宿舍,懒得继续装而已。”高寒的目光依然死死地盯着游戏界面,头也不回地道。
“是啊,姚教授本来想带他去国外参加一些高赌计算机论坛,他都推掉了,理由居然是——吃不惯外面的饭菜……”张琼楼吐槽道。
“这还真像是他能得出来的话,可能时候身体根基不太好,国外的那些没有营养的混合物,他吃起来就容易拉肚子,我有个亲戚也是,每次出去,都有点水土不服……”乔安见多识广,倒是比较理解他。
过了几,一脸憔悴的林东升,终于返回了学校。
海上风大浪急,林东升本来就晕车,因此,在船上的时光,他除了拍那张合影的时候,是打起精神的,多数时候,都在晕船和呕吐。
现在,他得赶紧复习一下了,为了今年的期末考试。
虽然以他如今的实力,已经没法再轻松拿到专业第一了,但也不能挂科,否则,让大家知道了,会被人笑死的。
喜欢八零后考清华:我靠读书报恩全家请大家收藏:(m.bpxs.net)八零后考清华:我靠读书报恩全家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