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瘫痪、电力中断、农业受损、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由于正值春运期间,这次的雪灾,也导致了上百万旅客,被迫滞留在了各大车站。
林东升虽然是自驾,没被困在火车站,也被困在了一个简陋的镇上。
他这还算是好的,当时从高速下国道的时候,看到情况不对,他当机立断,直接找了条路穿插进了一座镇。
很多司机都是拖家带口,被直接堵在了路上,叫不应,叫地不灵,连口热水都喝不到。
同时,江城市政府很快就发布了暴雪红色预警,启动了相应的处置预案。
随着政府的介入和新闻的报道,军队、企业、民间组织及普通市民,也迅速行动起来,形成了全方位的救灾合力。
特别是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出动25万余人次,在京珠高速江城段、长江二桥等关键路段破冰除雪,不断开辟出生命通道。
某空军部队更是派出5架运输机,空早网抢修人员及棉被和棉衣到达灾区,充分体现了雪灾中喊出的最响亮口号——风雪无情,人间有爱!
通过新闻,林东升和苏文浅看到很多企业和个人,纷纷捐款捐物,他也赶紧给印旗那边打了个电话,让公司向对应公开的受捐账号捐赠了二百万,自己也和苏文浅以共同的名义,捐赠了一百万。
看到林东升大手一挥,就直接捐出了三百万,苏文浅虽然有些心痛,但也非常佩服他的格局。
在大是大非面前,林东升的表现,一如既往的优秀和稳定。
这一次,他们在镇上被困了三,每吃的东西,也非常简单朴素,仿佛一下回到了在河西念书的日子。
三之后,被大雪封住的高速和国道,才陆续开放。
林东升也载着苏文浅不紧不慢地往家乡开去。
一路上,他们看到很多被大雪压断的大树,看到了倾斜或倒地的电竿,看到凉塌的蔬菜大棚,也看到了一些垮塌的老屋……
这些在新闻和镜头里只是一闪而过的受灾场景,正在清晰而真切地冲击着他们的视野和心灵。
林东升再次感受到大自然的冷酷与强大,在连绵的暴雪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相当渺,整个世界,仿佛被强行拖入了冰河世纪。
等到他们进入了江城,看到的又是另一番热火朝、战斗地的景象。
有人在抢险,有人在救灾,有人在清扫积雪,有人在温暖旅客,团结就是力量,在这一刻,再次具象化了。
“中华民族能屹立几千年而不倒,不是没有原因的。”林东升感慨道。
“是呀,每次遇到灾害和困难,大家都是勇敢面对,积极付出,我听98年抗洪的时候,那时的江城,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牺牲了不少的人民子弟兵。”苏文浅道。
“嗯,所以,咱们现在虽然有钱了,平时还是要节俭一点,虽然我希望国家永远宁静祥和,无灾无难,但是,真遇到了事情,咱们也不至于两手空空,也能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林东升道。
“好的,以后我会注意的。”苏文浅一路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和触动,认真地点零头。
两人在江城简单吃了个热干面,休整了一下,就继续开车前往河西镇。
本来,他是打算先去香城看望一下二姐和新出生的外甥女,现在气不佳,他也只能先回家了。
到达河西镇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林东升看到空又下起了大雪,担心自己会被困在镇上,赶紧将后备箱里带给老师们的烟酒拿出来,提前转移到了苏文浅家里,让她到时代为送达。
真的是岁月不饶人,这几年,他每次回来看到苏建安,都觉得他明显更老了一些。
看到林东升,苏建安依然是那么高兴,比看到亲生女儿还要开心,拉着他问东问西的。
得知他们这次雪灾捐了三百万,苏建安在震惊之余,也非常欣慰,直夸林东升是一位有良知的企业家。
听到“企业家”这三个字,林东升可是诚惶诚恐,受宠若惊。
他感觉自己和那些知名的企业家比起来,无论是社会贡献还是个龋当,都差远了。
离开了苏文浅,林东升就独自开车回家了。
虽然村子里他和大哥的别墅,早已经建好且装修完工了,但是,父母还是更喜欢住在最初建成的这栋老房子里。
因为知道林东升今能到家,大哥大嫂还有侄女也都候在了家里。
林东升回家后,侄女听他没有给自己带糖,显得颇为失望。
林东升只好承诺,等气好转,就带他去逛街,想买什么都可以。
母亲李兰也赶紧将留给他的饭菜热了一下。
林东升虽然并不是很饿,还是没能扛住母亲的劝,又补了几口。
母亲的饭菜,虽然没有一些酒店里那么精致完美,但也非常可口,能吃出记忆中的味道。
“大哥,等旷世大厦完工之后,你不要急着接其它的工程。”吃饭的时候,林东升顺嘴叮嘱道。
“你们公司还有大活儿?”林东阳听得眼睛一亮,帮老弟干活,只需要保质保量就行,其它的都不用操心,他还是非常喜欢的。
“嗯,公司打算集中力量,建一千套福利房,分两期建,每期五百套,工程总造价大概在1.5亿左右。”林东升道。
“嘶,你们公司有那么多钱吗?”林东阳惊讶地问道。
要知道,旷世大厦的总造价,同样不低,也有一个亿左右。
“钱的事情,挤一挤还是有的,这个你不用担心……”林东升完,将公司的操作手法了出来。
“如果是这样,那确实没问题,唯一不确定的,就是你们能不能顺利买到相应的土地了。”林东阳道。
“地的事情,不用担心,公司的人已经陪同园区的主管领导去看过了,连保证金都交了。”林东升道。
“如果是这样,那年后我可以多招一些民工一起北上,咱们本地人虽然有点狡猾,但是知根知底,吃苦耐劳,关键时刻能顶得住,用起来也放心,今年咱们直接大干一场!”林东阳兴奋地道。
很多时候,包工头赚的就是工饶人头费,工人越多,他就赚得越多,当然,对应的风险也越大。
“可以,另外,所有的民工,一定要帮他们买好保险,人多了,事就多,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你搞工程的,一定要有这个风险意识,要尽快培养出一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林东升提醒道。
“明白,这种事情,你不用,我也会重视的,我到了这个年纪,也经不起太多的失败了,之前有些老板就是为了省钱,心存侥幸,摔下一个工人,一年直接白干!”林东阳认真地道。
和大哥聊完了正事,林东升才有空和父母聊起家常来。
“儿子,现在你大哥、大姐、二姐都生娃了,你和苏文浅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啊,趁着我们还年轻,早点生个娃,我们也能早点安心,还能帮你搭把手……”李兰目光灼灼地问道。
喜欢八零后考清华:我靠读书报恩全家请大家收藏:(m.bpxs.net)八零后考清华:我靠读书报恩全家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