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李汝孟又重复了一遍。娶亲几辆车,都是谁负责?几点到?谁负责照顾,吃什么饭?谁接车,谁燎轿?谁打灯笼谁放炮?拜地,入洞房,那个嫂子来铺床?等等事项,不可遗忘。
李汝孟又给李四要了张纸,一项一项写到纸上,恐怕到时候一心急,把事忘了。一致确认没有事了,这才算完。
把一切事情安排过,李汝孟这才道:“白楼的客,已这么晚,那么白菜就不要走了。明娶亲的车,拉着白菜,到了白楼,你们上车,一块把白家的人拉回来就是了。”
白老大的媳妇道:“那怎么行,你是家族长,你们有这样办事的吗?一切都得按着规矩来才是。”
话多了瞎包就多。真是要你们的事,就你们的事吧,还咬着李家干什么?况且还咬着个家族长?
李汝孟笑了笑,没什么。哪能给妇人一般见识?只道,“那也好,送客。”
这才两辆车出发,要把白家的人送走。顺便带上了周长工、郜达他们。
临出发时,周风又对李汝孟道:“你家不远,就不送了,叫李四关门休息,自己也不过来了。”
把白家之人送回到家。周风、悦荟直接回到了绿源区。悦荟自早起来家,还没歇上一歇,真是疲劳极了。
周风就不用了,这些是怎么过来的,周风没,悦荟自然是不知道了。
悦荟拉开被子,二人上床,依然是相拥而卧。别胜新婚,自然是亲热无比。
周风道:“今这酒宴,是我安排的。当时只觉得给李四长个面子,吃个饭,一会儿也就结束了。没想到这么麻烦,这些人喝起酒来无尽无休。不醉不算完。早知是这样,我就不安排这了。”
悦荟道:“我看你这弟子李四今晚上还要忙得不轻,就那个院子,他就得拾掇一大会子。”
两人了几句话,不觉眼皮开始打架。周风使劲搂了搂悦荟,两手抱紧,就好像是不抱紧就要跑了似的,两人就进入了梦乡。
再李四,果真叫悦荟中了,确实一夜没有睡好。
话大家走后,李四关上大门,这个大门可是新的。原来李四的院子就没有什么大门。只是三间屋而已。要是喂狗,全屋子里就找不够一顿狗食。梁上君子也不光顾,满屋子里能换钱的东西换不来一支烟钱。
到了这时,特的安装上了一个大门。这才像个院子。房子里的家具什么的,也摆了个满满当当。睁眼一看,满目一新。颇有了人间烟火之气。
有了这个大门,就显得这个院子更完整了。
众邻居齐刷刷来到李四这里,名为帮忙,实为观景。就是想看看,好一个李四,嚷嚷着还要娶妻,就只有那三间狗窝,把新媳妇娶到哪里?把媳妇放到狗窝里不成?
李四心里感谢师父,出钱、操心、设计一等事情,一条龙办理,众人看到这些,谁能相信,这就是一个曾经五件不干干六件的大街混混?
师父一生的恩情记下了,若不真心地听师父的话,那就是良心被狗吃了。今生不管是上刀山,下火海,只要师父一声令下,李四我一定在所不辞。
李四心里高兴,整个院子只剩李四一人,就哼起了一首歌儿。尽管曲不是曲,调不是调,李四高兴,谁管着了?
满院子里竟是些板凳坐位,走时也不搬走。李四明白,这还是等着明再坐。李四拾掇了拾掇,摞了起来。还要扫一扫院子,明才像个娶亲的人家。光烟把子也得扫上两木锨。
正在李四手舞足蹈,忘乎所以之时,只见西南厕所后面角里,有些木板在响。这是刚刚放在那里的装修剩下的边角料。李四走到跟前,看了看,又看不清,但绝不是一个狗在这里捣乱。
不行就到屋里拿个火,是人是鬼,照照看个清楚。
谁知李四前面走,后面却跟上来一人,蹑手蹑脚,照准李四的后背,就扑了上去。
没想到这一扑,倒把李四吓了一跳。只见李四翻身过来,一个黑虎掏心,对着那人就打了过去。一边打着,一边问道:“你是谁?”
李四没想到原来却是一位女子。叫了一声”四哥“,两手紧紧抱胸,蹲了下去。李四听得这声音好熟。只是声音叫得有点委屈,变了声调。
原来是个女人。男人不打女人,这是李四自立的规矩。这一拳打到女人身上,李四有些后悔。其实,并不能去责怪李四,谁叫她不吭不喘,猛地上去就搂了李四。
亏得李四并没有使多大的劲,并没有将这女人打倒,这一锤,要是用上劲,就够这女人喝一壶的了。
李四下腰要拉起这女人,谁知这女人又叫了一声。这时李四是听的清楚了,原来是那个姘头。
李四把她拉起来后,道:“你怎么在这里?”
只听这女人道:“四哥,你这一拳是要了老娘的命了。你怎么狠啊。
李四道:“谁能想你来?你不是了,永不再来。我只认为是个坏饶,要来偷我的东西。这是我师父刚刚教给我的一个格斗打法,正好试试这法子行不行?谁知你成了把子。”
这女人道:“你真是个拔了棍子就无情的恶人。把老娘打成了这样,还不知道一点儿怜香惜玉。”
当下李四把她扶到屋里,搬了个椅子让她坐下。李四又倒了一杯子水,放到这女人跟前。并下了一勺子红糖,用勺子搅了一搅,端给这女人叫她趁热喝下。
这女人掀开衣服,叫过李四,叫他看看。李四一看,果然打的不轻。幸好锤窝偏离了一点,如不偏离,一锤打到正当中,整个心脏就都要打碎了。
这李四本就是个屠子,杀人都不眨眼。何况打一锤乎。
看过之后,李四顿时起了怜悯之心,把这女人抱到床上,脱了上衣,拿来祖传的跌打损伤膏。就给这女人抹了起来。话这跌打损伤膏,属于秘传,自古传男不传女。
据流传下来的法,大明朝末年,有一受赡军士,在此路过,病倒在李氏门前。这李四祖上,把这军士救到家去,好吃好喝,精心照料,病体逐渐好转。
李家又按这军士要求,买来药材,军士自己配制了药膏,然后涂抹到伤处。不上半月,恢复如初。军士离此而回,无以回报,遂把这药膏制法留了下来。
军士临走之时,道:“救命之恩,无以回报,这个药膏制法,留于恩人,将来必有大用。
这可是几百年的祖传秘方,从不传人。秉承家规,传男而不传女。
时过境迁,这军士居家何处,姓字名谁?早已忘得一干二净。独这药膏制法传了下来。在李家果然也是传男不传女。
果然是个神药,抹上不大一会,女人轻松了不少,微微稍有疼痛,不过已是转身自如。
喜欢周风下山与替嫁新娘请大家收藏:(m.bpxs.net)周风下山与替嫁新娘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