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几字微言

首页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 大周第一纨绔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 绵羊不吃素 此去直上青云路 无敌万岁爷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几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全文阅读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txt下载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二十三章 药王殿上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玉皇观里东升又日落,伴随着日以继夜的研究,孔洛灵的身边,一本本洁白的书册上笔墨渐染。

一行又一行的症状与描述渐渐开始增加。

无数与孔洛灵一样的军医们加入其间,瘟疫的了解渐渐有了一个脉络。

“红肿成块,这是去年通州发生的疙疸瘟的特点。死亡率较高,与万历年间爆发的大头瘟具有相当的相似性。”

“瘟疫其实还有不同的种类……瓜瓤瘟、探头瘟、羊毛瘟,这些都是新的瘟疫。瓜瓤瘟、探头瘟应该是不同地区对一种瘟疫不同的地方化称呼。应该为一种病……”

“他们传染极快,吐血而亡。死亡的几率极高。”

“羊毛瘟的症状是病家生白毛如羊,这是万历年间瘟疫未出现的症状,应该是一种新的瘟疫,但在我看来,在与第七号,第十九号的疙疸瘟症状是一同出现的,可能二者间有一定的联系,不过缺乏更多的观察,尚不能完全肯定……”

玉皇观的药王殿被新改成了瘟疫治理的指挥中心。

此类殿内气氛沉重。清晨的阳光撒下没有驱散里内里的沉重,反而显得有几分压抑。

“所以大头瘟的症状是头颈肿大、传染性极强、发病极快、死亡率极高。“喉痹”瘟的症状是吐血而亡、传染性极强、发病极快、死亡率极高。疙疽瘟的症状基本与大头瘟相似,在发病速度上,甚至超过了大头瘟。探头瘟、瓜瓤瘟是另一种瘟疫种类,与“喉痹”瘟较为相似,其症状是吐血而亡、传染性极强、发病极快,死亡率极高。在发病速度上,比大头瘟和“喉痹”瘟更快,而与疙疸瘟仿佛。至于瓜瓤瘟和疙疸瘟,疾病往往朝发夕死。我认为瓜瓤瘟和疙疸瘟是瘟疫之中,最为严重者。羊毛瘟症状是较为明显和独特的,病家身上会长白毛如羊……”

话的是吴有性,也就是吴又可。陆军医院瘟疫病理实验室的主事,当年临清一战时加入随军医院的当代名医。

一同在列的还有不少人。陆军医院院正胡波,名医龚居症李中梓以及京师叫得上名字没有躲着朝廷召见的所有名医,除此外,还有以及陆军医院的所有正式医生,纷纷在粒当然,正式医生虽然很是难得,但在一干大明医届翘楚中就只能算辈,连个座位都没有,能旁听一下就不错了。

最重要的是,除了一干医学界的大拿,正中还有一干官员。包括顺府尹周百法、大兴县知县以及刑部、兵马司等大官员。让人饶有兴趣的是,他们也没有座位。唯一一个穿着制服还有座位的,是个年轻男子。

看着眼前的年轻男子,顺府尹周百法一阵蛋碎,周百法就任顺府尹还是沿袭旧制,一听朱慈烺跑出宫里,顿时挤得什么似的,当下带着顺府尹的压抑过去封场保护。

至于刑部、大兴县等各衙门官员也是一般想法。

每个人心中都是哀嚎:“都白龙鱼服……皇帝陛下怎么就跑出宫里了呢?”

“还是在疫区里!”

“万一皇帝陛下落下了什么瘟疫,这满城文武都要遭殃了……”

“陛下又不是医者,出来出这这一趟风光做什么?凭白为难我们这些虾米…”

对于这位新登基才只有十七不到的皇帝,很难让人们和那一场场胜利联系起来,继而战战兢兢,无不恭敬领命……

当然,官员们这些话语是不敢出来的。最多也只是内心吐槽。饶是如此,有心人却也捉摸到了新皇权威并不如普通百姓那般想象的稳固……

不仅是官员心思各异,就是京师里不少名医见了,也不由心中重重叹了一口气。

眼见朱慈烺认真地听着吴有性的讲述,这些名医们私底下都不由对视起来。所有的目光都是一个意思:“这一位皇帝要是染了病,所有的医生都逃不了。到时候,也是没人敢医治的。”

为何?

古代虽然医德高尚,但对于权贵而言,也是经常有医闹的。尤其是给皇帝做御医,那更是战战兢兢,很多时候皇帝虽然医疗条件上佳,却很难享受到最高水平的医疗。

就因为太多的病患家属一听患者一命呜呼,顿时就将气撒到医生身上。若是民户,不认命不惹事,就是想闹也闹不起来。

可高官显宦就不一样了,一个牌子递送到衙门里就能轻易将医生下入大牢。

若是给皇帝看病呢,那更是血雨腥风,无数危险。不伴随着政变之类的阴谋,就正常医治也是绝不敢用有风险却医治效果更佳的方案。只好温吞药开着,治不好也治不死,保全己身为要。

故而,角落里被皇帝陛下名头所摄前来的地方名医都是打定主意,不反抗,不合作,免得自己被牵连进去。

这时,殿内的讨论还在继续。吴有性简单了一下瘟疫的基本情况,讨论也渐渐进入了病理部分。

李中梓率先道:“又可兄以为,瘟疫是如何传染的?”

吴又可沉思了一下,道:“我认为呢。瘟疫,是邪气犯体。邪气从口鼻侵入,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间为膜原。这温疫之邪在人体之内,外可连于表,内可入于里。其中变换我总结了九传……即但表不里、表而再表,但里不表、里而再里、表里分传、表里分传再分传、表胜于里、里胜于表、先表后里、先里后表等。”

李中梓沉思良久,缓缓颔首:“有理。虽然,以寻常医理来看,这有些惊世骇俗,不与旧例相同。但我却觉得,这是符合目前观测所得的。”

对于李中梓的认同,吴有性很是振奋,话也有了一些精神。

李中梓是当代名医,其他父亲是万历十七年进士,故李中梓从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时擅长文学、兵法,因屡试不第,加之体弱多病,乃弃仕途而学医。他悉心钻研医学名家的着作,深得其中精要,对中草药物的药性进行反复研究,并用于临床实践,在实践中创立了自己的医学理论。可谓是当今下名医,此番被朝廷邀约而来对抗瘟疫,原本是有些踌躇的。

可朱慈烺却明白这些医者的痒点,朱慈烺只是轻易提了自己试图架构下的医疗体系,就让这一位当代名医仿佛再度绽放邻二春一样,当即决定北上。

在朱慈烺的架构之中,就是要完成中国传统医学的科学化演变。对于大多数医学体系而言,太过个人,太过玄而又玄,缺少自洽的可验证的系统理论。

对于大多数的中医药方而言,又因为缺乏统一的标准尺度,距离近现代的科学体系遥远,一样难以发展壮大。

故而,朱慈烺要做的,就是让近现代的医学系统在中医的体系里孕育出生,将中医壮大,乃至锐变。

对于医者而言,谁不渴望探索医术的更高峰?

尤其是朱慈烺规划的世界里,俨然可以将中医系统超脱到更高的层次,顿时就让李中梓不由为之心动。

当然,更关键的,还是朱慈烺轻飘飘却格外实际的一句话:为此,朝廷计划一期拨款二十万两扩张陆军医院,计划五十万两投入到瘟疫的治理之郑同样,这五十万两也仅仅只是京师地区的第一期治理。

有了银子,又有陆军医院这个新式医疗系统的筹建,李中梓再也无法抗拒自己的冲动,迅速赶到了京师,加入了这一场被众人百般不看好的战争里。

相对于李中梓的名气以及在医学理论里的建树,一直没话的龚居中就显得轻松许多了。龚居中字应圆,别号如虚子。江西金溪人。精医术,擅长内、外、妇、儿诸科。着《痰火点雪》又名《红炉点雪》四卷,详论肺痨病之证治。另着《外科活人定本》四卷、《外科百效全书》四卷、《幼科百效全书》、《女科百效全书》、《儿痘疹医镜》、《福寿丹书》。

李中梓的加入相对而言就简单一些了。他是朱慈烺花费重金,特此要求地方官请进京师的名医。

不过龚居中在这里相应的就打酱油许多,他专攻的不是传染病,对肺痨病倒是有些研究。朱慈烺招募他也简单,一是银子给的足,二是地方知府亲自出面,面子给的足。这两样都足了,龚居中做事也尽心,这一回前来,中规中矩,不见激动,也不见害怕。

他倒是十分感兴趣这一位皇帝陛下为何要执意来到这么危险的地方,尤其是……还要参合到自己不专业的地方。

要知道,纵然在如何厉害的人物,贸然参合到自己不专业的地方可是很容易被打脸的。

龚居中知道不少儒生都喜欢来一个儒医双精,但在大部分真正高深的医学家们看来,这些人都是些读了几本书就自以为是的菜鸟,既没有经验,理论学习也残缺不全,错漏众多。附庸风雅都牵强,不少人都是奔着房中术去的。

想到这里,龚居中的表情更加微妙了。

但转而,他就严肃起来。

朱慈烺是冒着生命危险的,无论如何,这都明了这是一位负责的明君。

吴有性与李中梓的对话还在继续,他们剖析着症状,分析着医理,又讲到药性上面,开始开起了方子。

“又可兄如何拟方?”李中梓道。

“我开的有一剂达原饮: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七味药组成。槟榔能消能磨,为疏利气机之品,可以除伏邪,又可治岭南瘴气;厚朴亦属疏利气机之品,可以破戾气之所结;草果辛烈气雄,可以辛散以除伏邪蟠踞。三味药物相合协力,以使气机疏利,直达巢穴,促使邪气溃散,速离膜原。方中又用知母以滋阴,盖温疫之邪性属温热,易伤津液之故。热伤营血,故加芍药以和血,再加黄芩以清燥热之余,用甘草以调和诸药。药虽七味,却能调畅气机,透达膜原,故为治疗温疫之邪的主方……”吴有性侃侃而谈。

众人看着吴有性成竹在胸,纷纷多了一份振奋。

李中梓道:“温疫之邪从膜原既可入里,又可出表,常兼见表里症状。如此,如何破解?”

吴有性思虑一番,道:“那就达原饮再加大黄、羌活、葛根、柴胡、生姜、大枣,以此,为:三消饮。”

“若温疫之邪已经散漫则又要根据邪气所在部位予以不同治疗。若见脉长而洪散,大汗大渴,周身发热,则明邪气已离膜原,而里热散漫,其病机已与伤寒病阳明气分证一致,故仍可用白虎汤辛凉解散……”

吴有性侃侃而谈,胡波却悄然间皱眉起来。果不其然,大多数的陆军医生也是纷纷瞪大眼神,显然能听懂的并不多。

李中梓倒是接了下来,他顺着吴有性的理论道:“这样一来,若邪气透于胸膈,而见满闷心烦喜呕,欲吐不吐,虽吐而不得大吐,腹中不满,欲饮不能饮,欲食不能食,那明膜原之邪已外溃于胸膈,邪气在上?”

“的确如此……”吴有性缓缓颔首。

李中梓又道:“如此,可选用瓜蒂散涌吐疫邪。”

“善!”吴有性大笑。

但吴有性笑完,却发现众人纷纷沉默,彼此对视,眼中余光都是瞥向角落里的朱慈烺。

见此,吴有性心中一个咯噔,心道莫不是自己太出风头,让这位皇帝恼了?

就当吴有性胡思乱想之际,朱慈烺开腔了:“又可先生一言,可谓是振奋人心啊。就如同两军对垒,已然知彼,可以对症下药,静待破解。士气为之振奋!”

吴有性心下一松,道:“赖吾皇厚爱,这才得草民施展之处。”

朱慈烺缓缓斟酌着词汇,又道:“但朕却不由悲叹。世间能有又可先生这般大才者,太少了。这一番理论,玄奥生涩。以又可先生只能,以京师名家之力,以诸位御医之学。大约能得几分?”

众人一听朱慈烺开腔反对,顿时沉默。不仅是朝中官员,就是京师各大名医也是纷纷青眼。

龚居中心道:难不成……这位年轻皇帝真要丢脸了?

这位新皇,不像是轻易之辈啊。(未完待续。)

喜欢大明最后一个太子请大家收藏:(m.bpxs.net)大明最后一个太子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分手一年被黑道男友强宠了? 永恒帝秦,扶苏要翻天 四合院:我不爽,都别想好过 校草的小作精那么甜呀 灵异复苏的恐怖时代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诡医嫡女超凶,九州煞神都跪了 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我的重返人生 乡村轶事闻 异域天境 觉醒后,十八线女配她又发疯了 终焉的艾斯霍尔 提款机不当了,校花儿全家急疯了 精灵:全系掌门人 覆手繁华 捉鬼道长奇闻 佛子天 高人在上
经典收藏 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 宣和轶事 明末:边军不退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红色苏联 李白被我上了身 大清之祸害 庶途 [综漫]寻迹囧途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暗夜游侠 令尹世家第一部兴楚令尹斗伯比 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 晋末风云录 谋权之天下 镇国七皇子 穿越三国当刘备 辽东钉子户 三国:开局掳走马超亲妹妹 摄政大明
最近更新 众生芸:王者浴血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红楼之姓贾非贾家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明末:从松锦大战首逃开始 重生之傲仕三国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大夏第一武世子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且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日月山河永在!但却在1936? 大唐腾飞之路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几字微言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txt下载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最新章节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