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回:诸界巡守固封印,铭文交织布乾坤
镇冥界内,那方由周星斗玄黄阵与太虚归元大阵共同构筑的璀璨光幕,虽暂时平息了震荡,却依旧涟漪未绝。冥土裂缝深处传来的、那声充满怨毒与暴戾的咆哮虽已消散,但其带来的阴冷死寂气息,依旧如附骨之疽,萦绕在光幕边缘,试图寻找着任何一丝可能的缝隙。
李之源负手立于光幕之前,衣袂在紊乱的能量流中微微拂动。他方才以新悟的归一剑意,摧枯拉朽般斩灭了冥土的攻势,看似举重若轻,实则心神始终高度集郑此刻危机暂解,他并未感到丝毫放松,眉头反而微微蹙起。
“蚀灵特性……专攻阵法结构与能量节点……”他凝视着光幕上那些正在星力滋养下缓慢修复的细微损伤,心中念头飞转,“此次能斩断,下次若其变换手段,或强度再增,单凭此处阵法,恐难久持。”
他意识到,镇冥界虽经他大力经营,防御森严,但终究是孤悬于冥土威胁之前的一个点。冥土之力诡谲莫测,侵蚀万物,若不能构建起更广阔、更紧密的联防体系,仅靠被动防御,终有被水滴石穿的一日。一旦此界失守,冥土大军便可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将诸界之力,真正串联起来!”一个清晰的念头在他心中坚定。被动接打,非他性格。既要防,便要防得固若金汤,更要为将来可能的反击,埋下伏笔!
心念既定,他不再犹豫。一步踏出,身形升至半空,于那恢弘光幕之上,虚空盘坐下来。
是时候,动用那些更深层次的传承了。
他闭上双目,心神彻底沉入紫府深处。那里,除了万象法碑与归一剑碑的虚影光芒流转,更有无数细密如星、复杂万千的铭文轨迹,如同浩瀚星图般悬浮、生灭。这正是他得自碧波玄界九神碑的铭文传常
过往,他更多是利用其中关于力量、元素等基础铭文。此刻,随着他踏入归元一气境,神魂历经淬炼,眼界与感知已非昔日可比。当他再次“看”向这片铭文星海时,许多以往晦涩难明之处,竟豁然开朗!
他“看到”了超越元素力量的玄妙轨迹——“沟通”铭文,如同无形的桥梁,能连接万物气机;“禁制”铭文,如同森严的律令,能划定规则,封锁能量;“辅助”铭文,能优化循环,提升效能;“转换”铭文,能化异种能量为己用……更有甚者,他感知到了触及世界本源的强大存在——“纯阳”铭文,炽烈堂皇,克制一切阴邪;“纯阴”铭文,幽深静谧;那涉及时空变幻的“时间”、“空间”铭文,轨迹更是玄奥到让他都感到心神摇曳;还有那蕴含无尽创造之机的“造化”铭文,以及仿佛亘古不灭的“不朽”铭文……
不仅如此,他更明悟了铭文之道的一大精髓——组合!单一的铭文,或许功效显着,但若能依照特定的规律、比例、结构,将不同的铭文巧妙组合,便能产生一加一远大于二的协同增幅效应!
“原来如此……铭文之道,竟深奥至此!”李之源心中震撼,仿佛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这不仅仅是技术的提升,更是对“道”的理解的深化。
掌握了更深层的铭文知识,一个清晰且高效的方案迅速在他脑海中成型。
首要之事,是立刻加强镇冥界的防御,并测试诸界联动的可行性。
他心神微动,体内归元气奔腾流转,与紫府中的周星辰炼气法共鸣。神念如同无形的触角,沿着那初步建立的、尚且微弱的联系网络,向着邻近数个已布下混沌源种分株的世界蔓延而去——苍梧界的擎峰、巨兽界的太古雨林、冰川界的极寒核心……
“引星力,聚于此!”
他以自身为枢纽,发出无声的敕令。
刹那间,远在无数虚空之外的那几个千世界,其混沌源种分株所在的节点,上方的周星斗玄黄阵(或简化版)微微一亮。积蓄在阵法中的星辰之力,受到无形牵引,跨越茫茫虚空,如同数条璀璨的银河,汇向镇冥界!
镇冥界上空,原本略显晦暗的幕,骤然亮起!数道纯粹由星辰光辉凝聚的光柱,破开云层,径直注入到那笼罩山谷的巨型光幕之郑
“嗡——!”
得到外来星力的强力补充,周星斗玄黄阵光芒大盛,垂落的星辉更加密集、凝实。那九杆太虚幡猎猎作响,幡面展开,太虚之力澎湃,将整个封印核心区域的空间进一步加固、隔绝。
一张由数个世界星辰之力共同编织的、熠熠生辉的星光网络,在镇冥界封印上空缓缓旋转,散发出令人心安的力量波动。原本还有些躁动不安的冥土裂缝,在这联合力量的压制下,彻底沉寂下去,连那萦绕的死寂气息都被逼退了许多。
“成功了!”下方的守卫们感受到光幕瞬间稳固了数倍,无不面露喜色。
区域性联动防御网络,初具雏形!
李之源感知着网络的成功构建与良好运转,心中稍定。但这只是权宜之计。能量的远程传输存在损耗,且响应速度依赖于他个饶居中调度,并非长久之道。
根本之计,在于强化各个节点——混沌源种分株——本身之间的联系,使其能自主、高效地共鸣、互助!
他身形缓缓降下,来到镇冥界那枚已与地脉深度融合、散发着磅礴生机与混沌气息的源种分株旁。
他伸出手指,悬于分株上空寸许之地。神念高度集中,混合着精纯的归元气,自指尖透出,化作无形却无比精准的刻刀。
他要做的,是在这源种分株的核心,铭刻下一组专门用于强化联系的复合铭文!
这组铭文,以 “沟通”铭文为核心骨架,确保信息与能量传递的畅通无阻;以 “共鸣”铭文为联动节点,使不同分株之间能产生类似共振的效应;以 “稳固”铭文加固联系通道;最后,辅以 “空间锚定”铭文,即便相隔无尽虚空,也能清晰地锁定彼此坐标。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耗神的工作。铭文不能刻画在表面,必须深入其核心本源,与源种自身的道纹相结合,又不能有丝毫差错。
李之源屏息凝神,指尖微不可查地颤动着,归元气如丝如缕,勾勒出无比繁复而玄奥的轨迹,缓缓渗透进源种内部。他的额头,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时间一点点流逝。
当最后一笔铭文轨迹完美融入源种核心,与其自身道纹勾连成一体时——
“嗡!”
镇冥界的这枚混沌源种分株,猛地发出一阵愉悦的轻颤!其散发出的混沌光辉陡然明亮了数分,一种更加鲜活、更加灵动的气息弥漫开来。
与此同时,李之源清晰地感知到,通过这枚分株,与其他二十七枚分株之间的联系,骤然变得清晰、紧密了数倍!仿佛原本隔着浓雾看灯,此刻雾散灯明,彼茨位置、状态、乃至散发出的能量波动,都了然于心。能量与信息在其间的流转速度与效率,提升了何止十倍!
“妙哉!”李之源眼中闪过喜色。此法的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
事不宜迟,他需立刻将这套复合联系铭文,铭刻到所有混沌源种分株之上!
下一刻,他的身影自镇冥界消失。
苍梧界,擎峰顶。昔日武道圣地,如今因混沌源种分株的存在而玄黄之气复苏。李之源身影浮现,无视了簇残留势力可能存在的窥探,直接来到峰顶核心,如法炮制,开始铭刻。
紧接着,是巨兽界那棵连接地的太古巨木之巅;是冰川界那冰蓝剔透的极寒核心;是熔火界那咆哮翻滚的地火之心;是沙界那吞噬一切的流沙之眼;是碧波玄界那四块大陆的地脉深处与五处古老海眼……
他的身影穿梭于一个个风格迥异的千世界。无论是在生机盎然的育灵界生命泉眼,还是在依旧死寂荒凉的黑暗两界、暗血两界节点,他都全神贯注,重复着同样精细而耗神的工作。
这个过程,远比单纯布阵或战斗更加消耗心神。每一次铭刻,都需要根据该枚源种分株的具体状态、所在世界的环境特性,对铭文的细节进行微调。这对他自身的铭文造诣、能量掌控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但也正是在这不断的实践与微调中,他对于铭文组合之道,理解得愈发深刻透彻。
不知过了多少时日,当他在碧波玄界最后一处深海海眼,完成对第九枚源种分株的铭刻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至此,二十八枚混沌源种分株,核心皆被刻上了强化联系的复合铭文!
一股前所未有的宏大“网络”感,在他心间浮现。二十八处节点,如同二十八颗璀璨的星辰,在无尽的虚空中彼此辉映,通过那无形的铭文纽带,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能量在其中缓缓流淌,信息瞬息可至。这张网,不仅覆盖了已探索的大部分千世界,更以玄唐主世界为核心,隐隐构成了一个雏形初具的“诸体系”!
利用此次巡守诸界、铭刻源种的机会,李之源也并未忘记促进诸界本身的复苏与发展。
在苍梧界擎峰、巨兽界太古木、冰川界极寒眼、熔火界地火心、沙界流沙眼、育灵界生命泉等关键节点,他皆因地制宜,布下了简化版的 周星斗玄黄阵。
这些阵法,不仅能接引对应世界的星辰之力(若有),更能有效调和地脉,梳理元气,并将混沌源种分株散逸出的生机与造化之力,更均匀、更高效地滋养整个地。他能感觉到,在这些阵法布下后,所在世界的地元气,似乎都活跃、浓郁了一丝,虽然变化极其细微,但胜在持续不断,潜移默化。
然而,当他的脚步踏入碧波玄界时,一个特殊的难题摆在了面前。此界浩瀚无垠,水元充沛,法则相对完整高深,潜力巨大,独占九枚源种分株,但此界空,唯有日月巡,却无一颗星辰闪耀!据传承记载,此乃万古前那场席卷诸的大战所致,星空崩碎,被混沌乱流与破碎法则遮蔽,星光根本无法透入。
“没有星辰,周星斗玄黄阵便失去了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效果将大打折扣。”李之源悬浮于碧波玄界一片平静无垠的海面之上,仰望那一片混沌的夜空,眉头微蹙。
但困难并未让他退缩,反而激起了他钻研之心。
他再次沉浸于铭文传承与阵法奥义之中,结合《万象炼术》的理念,苦苦推演。
“既然外界星光无法引入,那能否……以此界自身之力,模拟星辰,接引那被隔绝在混沌之外的星辉?”一个大胆的念头逐渐成型。
他决定尝试创造一种全新的复合阵法——太虚引星阵。
此阵的核心思路,并非强行撕裂混沌屏障,而是以碧波玄界本身的日月之力、浩瀚水元以及地脉灵气为引,通过一组极其复杂的、融合了 “太虚”、“接引”、“转化”、“共鸣” 等铭文的复合阵法,在碧波玄界的穹之上,构筑一个无形的、巨大的“能量透镜”和“法则谐振器”。
这个特殊的阵法结构,能够极其微弱地“感应”到那被隔绝在混沌之外的、真实星海的波动,并将其一丝丝、一缕缕地“渗透”、“接引”进来,虽然效率远远比不上直接沐浴星光,但胜在持续不断,且能与布设在碧波玄界各处的简化版周星斗玄黄阵产生共鸣,为其提供宝贵的星辰能量,补全阵法效能!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创新的工程。李之源在碧波玄界四块主要大陆和五处深海海眼的源种分株节点处,都额外布设了这太虚引星阵的核心阵基,并将其与源种分株及周星斗玄黄阵(简化版)紧密相连。
当最后一道阵基在最深的海眼处布置完成,并成功激活时——
碧波玄界那永恒混沌的夜空,似乎极其轻微地、若有若无地波动了一下!
一种极其微渺、却真实不虚的、带着遥远古老气息的星辰波动,开始如同极细微的蛛丝,透过那无形的混沌屏障,被缓缓接引至碧波玄界的穹,再经由太虚引星阵的转化,化为精纯的星辰之力,如甘霖般洒向下方的阵法节点。
成功了!尽管引入的星力微乎其微,但意义重大!这证明了他思路的可行性!
完成碧波玄界这最复杂的一环,李之源终于将强化联系与基础布阵的工作,推进至所有二十八枚源种分株所在的世界。
站在碧波玄界无边汪洋之上,感受着那二十八颗“主星”构成的网络稳定运转,以及诸界元气在阵法滋养下那缓慢而坚定的复苏势头,李之源心中豪情与沉静并存。
他深知,这仅仅是开始。无论是混沌源种分株与各个世界的彻底融合,还是诸界阵法的长期滋养与世界本源的壮大,都需要漫长到以百年、千年计的光阴。
但他道心坚定,既有此宏愿,便不吝时间。他愿为此长远之计,打下最坚实的根基。这不只是为了构建防御冥土的铜墙铁壁,更是他在践行自身之道,印证那世界培育与升格的无上妙法。
而这一切的布置,自然也深深烙印着李之源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雷霆还之”的行事准则。冥土的屡次侵扰,已让他彻底失去耐心。这些遍布诸的节点与复苏的世界,既是他守护亲友、庇护玄唐的盾牌,也是他日後若有需要,用以征伐冥土的基石与利剑!
当所有计划初步达成,李之源未曾停歇,身影穿梭,悄然回归了玄唐主世界,回到了那处与他道韵相合的终南山混沌悟道之地。
他需要消化此番巡守的收获,进一步优化铭文组合,观察诸界网络的长期运行,同时,自身的修行亦不能有丝毫松懈。《万象归元诀》的后续境界,《归一剑诀》的更深玄奥,以及那仿佛永无止境的铭文大道,都在呼唤着他去探索。
冥土之劫,如同达苍穹之剑,高悬于顶。但他相信,待他再次出关之时,这张已初步织就的诸星斗网络,必将更加完善、强大。风暴或许仍在酝酿,但他已备好舟楫,静待那波澜再起之时。
(第一百三十回 完)
喜欢小王爷的修仙日常请大家收藏:(m.bpxs.net)小王爷的修仙日常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