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首页 >> 大明话事人 >> 大明话事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商末三国志 将军,天冷了披件黄袍吧!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东周列国志注释白话文 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 明朝谋生手册 一品弃子 明渣的逆袭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 大明话事人全文阅读 - 大明话事人txt下载 - 大明话事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五百八十章 还是有用的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既然提到了林泰来,万历皇帝随口问了句:“为何不见林泰来?”

宝座下面文武两大群人,找出别人可能还比较费劲,但只要随便扫一眼,就能知道林泰来在不在。

王官又奏答道:“方才在殿门外,没有上殿资格的林泰来扰乱朝仪,被阁臣王家屏与司寇陆光祖斥退了。”

众人心有感慨,什么叫奸臣式发言,这就是了。

正常奏答模式里,一句“林泰来没有上殿资格”就行了。

但王官却非要多一句“王家屏和陆光祖将林泰来斥退”,活脱脱像是奸臣进谗言。

然后就似乎没有然后了,万历皇帝又不是林泰来他爹,不至于为了上殿这点事去责怪其他重臣。

不过经过王官这番打岔,万历皇帝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一点,至少不像刚才那样破口大骂,甚至用杀人来威胁了。

首辅申时行连忙抓住机会,苦口婆心的劝道:

“皇上庙谟弘远,边臣庶几有所持循。今日边事既未可轻于决战,又不可专于恩抚。

最好就是保守封疆,据险守隘,坚壁清野,使虏不得入内,乃是万全之策。

至于失事,有大之分,情罪有轻重之别。

若失事而论罪过重,则边臣观望退缩,虏酋反得挟以为重,不利于鼓励人心。”

万历皇帝余怒未消的叱道:“如今失事也不轻了!”

申时行又奏对:“望皇上圣恩从宽处分,容臣等传示边臣,使之感恩图报!”

万历皇帝冷哼道:“先这次西番之事如何!”

身为一个内阁老手,这问题当然也难不住申首辅,答道:

“最为紧要之事,一为会推有才望大臣,前去西边经略;二为公举堪用将材,以备任使。

其他该行事务,容各官一一详议,并下旨申饬。”

首辅的工作就是这样,在皇帝和大臣之间居中调和。

当皇帝发脾气时,要把皇帝劝住,避免打击面扩大。

现在他申时行作为首辅,初步任务已经完成了,下面就该看大家表演了。

该议论的议论,该进谏的进谏,该推荐的推荐,谁有想法就大胆。

如果自己这首辅把所有事情都包圆,那最后所有的锅就都是自己的了。

万历皇帝也下旨道:“容许文武众官畅所欲言!”

在皇帝准许下,有韧声议论,有人皱眉思考,也有人仿佛事不关己。

万历皇帝等得有点不耐烦,又直接点名询问:“郑洛你有何良策!”

郑洛先前在山西当了几年参政,又在宣大当了五年巡抚、十年总督,前后在边镇将近二十年。

直到去年,郑洛才调回京师为戎政尚书,算是朝廷里数一数二的北虏方面边镇专家了,在万历皇帝心里也是挂了号的。

戎政尚书就是以兵部尚书官衔总督京营,但不在兵部坐堂。

所以有时候简称为戎政尚书,与在部里坐堂的兵部尚书区分开。

听到皇帝询问,于是郑洛站了出来,奏道:

“如今套虏十万部众借道甘肃,送佛至西海,与海虏汇合杂处。

这种情势让朝廷投鼠忌器,也让海虏借势张狂。

故而第一要务就是晓谕套虏,命其速速北归,不得再滞留于西海。

如此可以拆开套虏与海虏,让海虏陷入孤立,更便于早日破担”

套虏就是朝廷对北虏右翼的蔑称,大概是当年老顺义王俺答出自河套地区的缘故。

与大明和议、贡赏的主力,就是套虏这部分。

而这次,有号称十万的套虏信徒,为护送黄教三世圣佛遗骸,也跑到了西海,加剧了情势的复杂。

所以郑洛的意思就是,要想平定海虏之乱,就要把到西海凑热闹的套虏弄走,先孤立了海虏再。

不然的话,同民族的套虏和海虏部众混在一起,想动手也不方便。

这是万历皇帝今上朝以来,第一次听到点“有用”并可行的提议。

就开口赞扬了一句:“此议甚好!继续详!”

郑洛便继续奏道:“关于驱使套虏北归,有两个要点。

一是用贡赏来威胁,若继续滞留西海,就断绝贡赏。

二是起用熟悉套虏大臣,向忠顺和虏王传话和交涉。”

这里所的忠顺,代指的就是被封为忠顺夫饶三娘子;虏王代指的就是十岁的现任顺义王卜失兔。

都知道谁在掌权,所以忠顺在前,虏王在后。

当即有人开口进奏:“郑洛镇守宣大十数年,熟知虏情,亦与忠顺交际往来十数年。”

这些话郑洛本人不方便,但是自然有人帮着。

很明显,经过这场海虏之乱,西北的总督要换人了,这就是为郑洛制造舆情。

实事求是的,确实没有比郑洛更合适的经略西北人选了。

但偏偏还是有人表达了一点不同意见:“若论与忠顺的交际,林泰来应当比郑洛更熟。”

虽然你郑洛和三娘子认识了十几年,虽然你郑洛当初年年都因为贡赏款待与三娘子会面,虽然你们相处亲近,宛如父女。

但是还是林泰来和三娘子的交情更深吧?

你郑洛去劝,那叫爹味,林泰来去劝,那叫枕头风。

哪种效果更好,一目了然。

道理是没错,就是这场关于军国大事的严肃讨论里面,好像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郑洛也不得不承认:“欲劝忠顺督促套虏部众北返,以孤立海虏,非林泰来不可也。”

卧槽!殿内朝臣忽然记起了,刚才上朝之前,林泰来在殿前吵闹的事情。

没想到今这事还真跟林泰来有关系,而且林泰来非常有用处。

所以刚才林泰来故意混进大佬群里,吸引别人来驱赶,其实就是挖坑?

这坑也忒阴险了,刚才谁能想得到?

估计也就王官久病成医,才能及时反应过来。

万历皇帝又问了一次,“林泰来何在?”

吏部王官又跳了出来,奏道:“方才林泰来被王家屏、陆光祖所斥,对臣声称请假养病,负气而走,不知道去哪里了。

临走之前还放言,不与陆光祖、王家屏同殿为臣!

另,王、陆二人明知林泰来通晓虏情,仍然不惜边务加以排斥,其心可诛!

臣在疮劾,王、陆二人隘于门户之见,不顾国事,因私废公,不配为阁部重臣!”

众人无语,讨论正事时不见王官你的身影,一到明争暗斗时就跳出来,不愧是搞人事的。

不过这种弹劾,也不能一点道理也没樱

王家屏、陆光祖有私心吗?樱

如果这私心没有影响大局,别人也不会什么。

但如果这私心影响了国事,尤其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公开场合,那么遭到弹劾就是活该了。

对于官弹劾三阁老和大司寇,万历皇帝没有正面回应,喝道:“先把林泰来找来!”

聪明人都明白其中意思了,皇帝这心态大约就是“不看广告看疗效”。

你林泰来如果有用,一切都好;如果没卵用还在这哗众取宠,皇帝也不介意拿你泄愤。

值殿的锦衣卫官接旨后,就匆匆的出去找人了。

鬼知道林泰来负气走人后去哪了,只能多派点人分头去找。

或许要半时辰,或许要一个时辰,实在不好。

趁着这段间隙,各道御史忽然就活跃了起来。

御史熊元上前,奏道:“臣弹劾陕西三边总督梅友松!他身为国之重臣,岁费朝廷军饷数百万,不能控制诸虏,罪同误国!”

御史周孔教也奋不顾身的奏道:“臣弹劾前任陕西三边总督郜光先!前年就有西宁事变,他不能剿贼,只知道一味媚虏忍让,延续今日致使大祸!”

还有五六个御史纷纷出列,按照顺序,估摸着是要弹劾甘肃巡抚以及各道官员了。

万历皇帝虽然烦躁,但也没拦着御史进行弹劾。

大概在皇帝心里,陕甘边陲的官员统统都该废了,不弹劾还没借口处理。

正当大群御史准备排队发言的时候,忽然先前奉旨去找林泰来的锦衣卫官重新上令。

又跑到宝座之旁,奏道:“林泰来已经带到,正在殿外等候!”

殿内众人迷惑不解,这才几呼吸工夫,就把林泰来找回来了?你这是飞过去飞回来的吗?

万历皇帝也诧异的问道:“为何如此快?”

那锦衣卫官奏答:“臣出令,才走到会极门,便见林泰来无所事事的蹲在门廊屋檐下。”

众人:“.”

你林泰来刚才怒怼陆大司寇的豪情和志气呢?

摆出负气出走的样子,敢情就走了一百来步?这是唯恐朝廷不能及时找到你吗?

不管众人心里怎么吐槽的,万历皇帝还是把林泰来召了上来。

然后直接询问道:“方才郑洛言及,平定西番第一要务是驱使套虏北返东归,故而需劝忠顺,对此你可有话?”

林泰来奏答:“何不派王家屏或者陆光祖?有此二大臣,自然无往不利。”

众人听到这里,真是替林泰来捏了一把汗。皇帝今心情很暴躁,你林泰来还敢在这玩火。

果然见万历皇帝大怒道:“林泰来!安敢以私人恩怨轻忽国事!”

林泰来奏道:“臣只担心死无葬身之地!”

万历皇帝喝骂道:“混账!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你这是诅咒谁是昏君呢?

林泰来大声答道:“王家屏、陆光祖、宋之流以及同党,专门盯着臣之作为!

臣稍有举措,只怕转眼就要被弹劾媚虏通耽勾结忠顺、挟虏自重、制造事端、虚报功劳!

甚至还会造谣污蔑,十万套虏送佛西行,都是我与忠顺商量好的!专门等着挑起海虏为患,然后虚造功绩!”

殿内众人一时间恍恍惚惚,这到底是谁污蔑谁呢?

好像林泰来自己给自己发明的罪名,确实很容易扣上去啊。

随便一个御史风闻言事,就能这么一通。

万历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像是最后通牒似的问道:“不必废话连篇!朕只问你,能否劝动套虏离开西海?”

林泰来答话:“臣尽力而为,有七八成把握。”

万历皇帝心累,扯了半皮,才确定了这么一件实际事务。

林泰来便奏道:“陛下勿虑!海虏地处高原苦寒之地,并无稳固根基,即便一时得势也只是形同数千流寇而已,不过是疥癣之疾!

治理海虏之患在臣心中并不算疑难,有几条方略,七分政略三分军略,照做就可平息西海!”

“!”正烦躁的万历皇帝忽然有点期待,就算是吹逼,吹得好也能缓解精神压力。

林泰来便条理清晰又信心十足的答道:“第一,已经了,劝今年赶赴西海的套虏北返东归。但能劝到什么程度,还要看具体情况。

第二,甘肃河西道路戒严,今后只许虏骑北返东归,不许再借道南下西迁前往西海。

北返东归的,就放行;南下西迁的,就视为入寇直接打!

第三,下令西宁卫出兵毁掉西海南岸的黄教圣地仰华寺,杜绝虏骑以朝圣为借口来回流窜!

第四,大肆招纳番族,不管是什么番人,不管是生番熟番,来者不拒!

以利驱使番人对付海虏,对海虏坚壁清野,将海虏彻底孤立!

第五,老生常谈,择可用之大臣、将官前往镇守经略,修补城池武器,增加精锐官兵之类!

若依照五条而行,两三年就能让西陲平定!”

听到这里,万历皇帝脸色终于略微松弛了下来。

心里忍不住想,早知道就不这么累挺的上朝,只召见林泰来一个人问计就行了。

忽然又听到林泰来阴阳怪气的:“想必王家屏、陆光祖有更好的方略,愿闻高见!”

万历皇帝很随便的:“这二人以后不要议论边务和林泰来了!”

王家屏和陆光祖万般无奈,只能叩首谢恩。

林泰来却又:“臣还要弹劾,兵部职方司失机!”

熟悉林泰来的人大吃一惊!难道这才是林泰来的真正目的?

阁老、尚书、总督之类的位置太高,和林泰来自身完全没关系,林泰来吹破大也够不上。

但职方司只是个五品部门,属于林泰来可以侵掠的对象!

喜欢大明话事人请大家收藏:(m.bpxs.net)大明话事人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开局觉醒毒仙体,整个新手村炸了 无敌万岁爷 覆手繁华 听蛇语,行阴阳 万倍赠礼返还:我,万界第一舔! 我招募黑影,被当成最弱领主? 剑荡 蛇骨阴香 我有一个诡王朝 修仙:崽崽我呀,童年无限长呢 捉鬼道长奇闻 被反派夫君杀死后 迷案追凶 危险关系,总裁先生好无赖 召唤机械士兵,打造末日基地 爹地,妈咪马甲又掉了 黑石密码 棺人,不可以 虐杀 校草的小作精那么甜呀
经典收藏 暗夜游侠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沈家大小事 风雨大明之铁血战歌 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风云1200 三国之召唤时代 明末榆林小衙内 大炎极品九皇子 铁血铸新明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史上第一纨绔 令尹世家第一部兴楚令尹斗伯比 镇国七皇子 步步惊唐 非典型原始社会 伪钞帝国 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 史上最惨三国开局 大清之祸害
最近更新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汉末之全面开战 大宋第一猎户:女帝别低头! 北军悍卒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学名张好古 十五从军行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 宋朝的脊梁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重生房遗爱之最强驸马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兴亡云烟事 我刷人类进化史,祖宗全破防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诡三国 成为一代剑仙后,换了权谋副本 男女互换术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 大明话事人txt下载 - 大明话事人最新章节 - 大明话事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