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封信函就给清秀他们解了大的疑问。原来包括诸葛大藏都认为是日呼拉尔帝国是发起人。其他国家才是呼应人而已。
于是众人纷纷讨论为什么是比尔歌勒,而不是日呼拉尔帝国。最后还是诸葛大藏一针见血的道:“比尔歌勒的国王从十六岁继位以来,到现在五年时间,正好二十一岁,而二十岁的年龄,正是最冲动的年龄。继位五年,恰好国内地位稳固,近年国内没有较大的自然灾害。民力积蓄到十分鼎胜的程度。而最主要的还是有一个十分好战的元帅。庞德号称军事第三的军事才。二者都是干柴烈火,自然一拍即合。”
公孙长之道:“难怪。这之前我还以为是日呼拉尔帝国呢。”
东方正我道:“我也是。”
到现在他们才基本确认,是被所有国家都针对要发起战争的事实。
兵部尚书卫一鸣道:“还有一个,那就是拉切尔,所有信息都证明不了他参与了这一次的联军行动。是我们的情报系统还没有挖掘到这方面的信息,还是拉切尔的保密工作做得过份的好?”
清秀道:“我们获得的第一份信息,便是拉切尔的王室及军队动向的信息。”
卫一鸣道:“哦,这么,是拉切尔应该是没有参与。可是他们又为什么不参与呢?一个瓜分德鲁比的大好时机,怎么会少了他们呢?”
诸葛大藏道:“或许是他们国家有一位军事第一的军事家。很可能他是并不看好这一次瓜分德鲁比的时机。”
卫一鸣道:“你是霍破虏。这是一个十足的军事才。连尉迟叹在世的时候,都十分的推崇这位军事才。可是他又为什么不看好这一次的行动呢?”
御史东方正我道:“他肯定不是认为我们德鲁比的军事能力比他们六个国家加起来还要强大。”
独孤鸿道:“这不扯蛋嘛。”
清秀道:“现在一切都证明了正有五个国家想要瓜分德鲁比。摄政王阁下,您打算怎么应对?”
又回到最初的话题了。
独孤鸿道:“我们也兵分五路?”
兵部尚书卫一鸣道:“信息还没有收集齐全,还不知道他们哪一个国家用兵多少?也就是,还不知道他们的兵力布署。现在还不好。”
首辅公孙长之道:“我觉得可以利用险,就像上次对日呼拉尔帝国一样,卧龙邦不是很好的演绎了以少胜多的例子。”
诸葛大藏道:“黑风关确实是一道很好的堑。”
公孙长之道:“对,就这样,让他们各自寻到一个像黑风关一样的堑,岂不容易了。”
诸葛大藏道:“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也。此为兵家用兵之道也。”
公孙长之道:“先生,此何意也?”
诸葛大藏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能一概而论之。”
兵部尚书卫一鸣道:“不知先生对敌寇兵力强弱有何见解?”
现在虽然各家都已经在大规模的集结或者迁移,但是总的兵力多寡,却是还没有一家回报。目前还不知道详细情况。
诸葛大藏道:“若是仅仅一家,那他们的兵力会在二十万以上,五十万以下。但现在他们是多家并进,估计每一家出动的兵力不会太多,应在十万至二十万之间。但是加起来,也是五十万至八十万之间,也不是目前的德鲁比所能抗衡的。”
众人一听到对方的兵力,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真正的到八十万人,那德鲁比得把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孩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全都算上,不定还要加上部分女人,才有可能凑够八十万之数。
德鲁比自百年前的那一战,人口由六百多万,锐减到三百万人。人口直接下降一半。而百年过去了,人口都还是不到四百万。可见德鲁比过得是多么的艰难。
首辅公孙长之道:“如此之众,何以御敌,望先生教我。”
诸葛大藏道:“我先前已经了,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强者避之。驻者扰之,疲者袭之。毁其粮道,断其退路,敌自退之。”
御史东方正我连连拍掌道:“妙,妙,妙。如此我德鲁比又将熬过这一关。”
诸葛大藏道:“这是总的战略方针,各路、时、地不同,不可概然论之。要各地制定各地的方针。然后,再统一协调,其敌可退矣。摄政王阁下,现在就请你,以王室名义下发各地积极备战,积极防御,积极避敌的统一战略规划。另,从现在起,所有军事机密信函,各邦全部交由各邦所在的广源钱庄负责。”
诸葛大藏的话,让众人一呆。还没有明白过来,清秀接着道:“也就是,从现在起,所有军事机密,全部由广源钱庄接管。包括王室需要下达的军事信函都由京都的广源钱庄负责。原所有驿马只负责传递普通函件。”
这话一出,卫一鸣第一个跳了起来:“不可能,清秀都督,你这是不是僭越了?你不过卧龙邦一都督,虽然王上提你为正二品,但并未赐你同享军事机密的权利。”
卫一鸣的意思,就是现在让你坐在这里已经是抬举你了。
诸葛大藏接过话题,道:“德鲁比想要保住这万里江山,就必须听清秀都督的。否则,德鲁比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这是什么意思?是要夺权?以前不是这样的啊?以前也没发现清秀是这样的人啊?
卫一鸣猛地站了起来,指着清秀道:“这里不欢迎你,请你出去。”
诸葛大藏哈哈一笑,道:“卫尚书先前我们清秀都督僭越了。不知卫尚书大人这又叫什么?王上不在,当着摄政王阁下的面,就如此欺凌与尔同级的同僚。这是在打摄政王阁下的脸,还是在打王上的脸,或者是打德鲁比礼法的脸?”
卫一鸣指着诸葛大藏,却是不出一个字来:“你……”
独孤鸿一见双方剑拔弩张的样子,连忙插话过来:“好了,好了。大家都坐下。阿秀,你要接管我全部德鲁比的军事信函。你总要一个理由吧?总不能你接管就接管吧?”
清秀看了看独孤鸿,再看看卫一鸣,道:“你们的驿马的速度太慢,完全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等你们的驿马传递信息过来,黄花菜都凉了。还打什么仗?”
卫一鸣不服,道:“我们驿马虽慢,就算是从最远的卧龙邦传递一封信函,如果用八百里加急的话,只需要不到十的时间。敢问清秀都督,你们用什么方法传递?难道会快过我们的八百里加急?”
清秀不屑的道:“我们从卧龙邦传递一封信函到京都,只需要两个时辰。”
卫一鸣准备好的辞,这时却是一句都不出来。脸孔也胀得通红。
但是,可以看出不光是卫一鸣不相信,首辅公孙长之不相信,御史东方正我也是不信,就连跟清秀他们相处很长一段时间的独孤鸿,都是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清秀把厚厚的一叠信函扔在独孤鸿面前的桌子上:“你看看,这是我们收到的信函,整理了一半出来。而你们到目前收到的信函,却只有一件。这就是差距,如茨速度,还能用于战争吗?这是战争,不是儿戏。”
喜欢江山无限之烈风八骑请大家收藏:(m.bpxs.net)江山无限之烈风八骑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