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杜卡迪气动外形设计相比,蝰蛇SRt的气动设计无疑更麻烦:除了要尽量降低风阻之外还得兼顾蝰蛇SRt系列的设计风格。
不过,当周岩看到道奇那祖传的V10之后,悬着的心,彻底死了,气动设计再优秀,也架不住动力拉胯:般几升的大发动机,扭矩和功率跟牛车、马车五点几升的V10发动机在一个档次上;体积大占地方,而且还死沉死沉的……
周岩大致模拟了一下,排量降到六升左右,扭矩和工具相对牛车马车的发动机还有一定的优势;而且,体积缩之后,更有利于布置风阻更低的气动设计。
周岩把模拟报告做成文档,让汉娜反馈给道奇那边,而且还加上了个人建议:“发动机体积缩减有机会挑战250英里的极限,发动机的调教和设计,可以找考斯沃斯配合。”
发完邮件,周岩想了想,又从正信的资料库里,把还没解锁的牛厂和马厂的准六升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方案打包,发了过去。
虽然觉得八升的发动机有点大,可周岩还是按照已经发过来的方案,根据主动空气动力学理论,做了一个气动模型。
虽然汽车体积较大,可要是不考虑风格,气动模型要比摩托车简单很多:不需要考虑驾驶员对风阻的影响,弯道的气动计算也相对简单。
唯一麻烦的地方,需要考虑跟蝰蛇一贯的外形设计风格统一。
不过,这倒难不住周岩,先利用底盘和驱动把低风阻的气动框架搭建起来,配上蝰蛇的设计风格之后,再进一步细化。
模型完工之后,拉到定海珠里进行模拟测试,全速度范围测试通过之后,周岩又在自己的虚拟空间里制造了一台专用的测试机。
受动力所限,极速三百八十公里。
觉得发动机有一定潜力可以压榨的周岩,利用空间里的设备,对发动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和升级之后,排量不变的情况下,无论是扭矩和功率,都提升了两倍以上,保守输出功率两千马力,而汽车的极限速度也超过了四百五十公里……
测试完成之后,周岩把改装方案和气动模型,一并发给了汉娜。
这边周岩刚把邮件发出去,洋妞也把道奇那边的备用5.8升方案发过来了。
周岩瞅了一眼方案,就知道对面为啥拿大排量来要方案了:5.8升的动力更加拉胯,升功率和扭矩,还不如大排量的呢。
周岩转手又把5.8升的动力扔给了考斯沃斯,并且以优化过的大排量作为参考,定了一个指标数据。
大排量有大排量的优势,传统的美式肌肉车,看起来比较壮,但排量也有排量的好处:风阻系数有然的优势。
一圈的发动机,在经过周岩相对保守的改造后,配上周岩独门的主动空气动力学理论,一号的蝰蛇跑车,在虚拟空间里轻轻松松跑出了四百公里的速度……
完工之后,考斯沃斯那边也给出了反馈,5.8升的动力系统,尚能达到周岩设定的目标,还略有提升。
周岩转手把气动模型和考斯沃斯的报告一起,发了出去……
完工!
晚饭的时候,七点黄金档有珠海航展的消息。周岩倒没多大期待,只是想了解一下情报,可始料未及的是,央视给了个半分钟的专访。
而不出意外,气预报的时候,电话不停地响,到处都是恭喜。
就连许崇晟也“趁机邀功”:“周总,中东有好几个狗大户有采购意向,我都介绍给AVSc了。至于那些中型的,狗大户们就差直接砸钱拿展台上的样品了。”
“不错呀,老许,”周岩乐呵呵地点零头,“那现在就得开始着手组建技术服务团队了。军购没这个法,可狗大户那边,军人知识水平低……”
虽然航展只有五,可对于周岩来,影响可不只有五。
周五,本来没有课的周岩,被导师刘一鸣一个电话叫到了学校里。
本来,周岩还以为学校想让自己发挥一下“特长”,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做“一点”贡献;可没想到的是,一进学校的会议室,就看见了商飞的高管团队。
“周师弟,你藏得可够深的。”
虽然商飞总工吴总本科学校是南航,可博士是跟着刘一鸣读的,妥妥周岩的师哥,喊师弟一点问题都没樱
“吴师兄,你就别寒碜师弟了,这点进步,跟你们商飞没法比。”周岩笑着拉了张椅子,跟导师打了个招呼之后,坐下。
“吴总,”刘一鸣乐呵呵地看着商飞总师,“人我给你叫过来了,能推销多少架飞机,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刘一鸣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让吴总哭笑不得。
而周岩则悄悄地给星瀚航空郑云发了条消息:商飞来学校推销,避不过去了,统计一下需要采购的飞机型号和数量,有可能尽量减少安-124和安-225的使用频率。
商飞的高管来首航,其中一个目的是招生,跟学校联络一下感情;至于向周岩推销,只是“顺道”。
郑云那边很快给了反馈:航程五千公里左右的干线货运机,缺口二十六架,相同航程的客机,缺口四架;当然,三十架飞机的需求,并不是要求一次性到位的,有急有缓。
商飞总师吴总这边,跟着聊了一会儿就业,笑呵呵地坐到周岩对面:“师弟,支持一下国产大飞机事业?”
完,给周岩递过来两本产品图册。
c909,原来的ARJ21,标准的支线客机,标准型航程两千公里;c919干线客机,标准航程四千一百公里,增程型航程五千五百公里。
周岩仔细看了一下产品图册,要是以东阳机场为中转核心,c919的航程基本上能满足全国范围内的空运需求。
不过,情谊归情谊,商务归商务。
“师兄,你们的c919大概什么时候能拿到生产许可?”
听到周岩的话,吴总愣了一下,有点意外:“你们还有干线客机需求?”
“主要是货运,从安东诺夫采购的安-124用于国内的干线货运,有点浪费了……”周岩笑着解释道,“集团公司计划逐步将安-124解放出来,用于大宗货物的国际运输。
未来二十年内,大概有三十架的缺口,但是,有一部分客机,需要十年以内就位。”
“那……”吴总想了想,叹了口气,“c919理想化的情况,顶多也就是十年能拿到生产许可。”
“那就签个意向书,我们也好拿着跟空客和波音杀价,”周岩笑着道,“c909马上就能拿到生产许可证了吧?来两架。”
周岩有商务机的消息,在上层已经不算什么秘密了,作为商飞的总师,吴总怎么可能不知道,笑着问:“需要改成商务机吗?”
“这两架飞机,从周氏控股采购,内装和外部涂装,那边会出一个技术协议。至于货机的采购意向,让你们的销售,去找星瀚航空的郑云就可以了,只是……”周岩眼珠子一转,笑迷迷地看着吴总,“我们青岩航空的生产线,投产之后,还没全力运行过呢,老大哥能不能给点订单维持一下?”
“师弟,我记得你们已经通过了军供审查?”吴总师笑着问,“光是无人机就爆单了,你们还惦记我们的零部件?”
“蚊子再,也是肉呀,”周岩笑了笑,“不瞒你,我们的目标是运输机,拿客机锻炼一下队伍,不过分吧?”
“不过分,不过分……”
喜欢重拾2006请大家收藏:(m.bpxs.net)重拾2006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