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

陆双鹤

首页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逍遥王盛世大唐我说了算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 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 人在古代,随身有座现代都市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太平天国的末路 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 东周列国志注释白话文 我是秦二世扶苏
迷失在一六二九 陆双鹤 - 迷失在一六二九全文阅读 - 迷失在一六二九txt下载 - 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二七一 “大捷”(上)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北京,紫禁城,大明帝国的核心中枢所在。

已是深夜,皇宫规矩森严,各宫大门紧闭不,就是火烛也大都熄灭,紫禁城中黑压压一片,唯有乾清宫一带依然灯火通明。

这里便是明朝皇帝日常办公和起居的地方,当今子朱由检极其勤政,像这样批阅奏折干到深更半夜乃是常事。虽是中夜露重,却仍有许多太监侍卫昂首站立于宫室外廊两侧,随时等待里面一声呼唤,马上为之四处奔走。

此时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虚岁刚刚过二十二岁,登基却已有四年,虽然在后世的历史书中他是个悲剧人物,但在当时,尤其是刚刚登基为帝那几年,朱由检在朝堂和民间的声望都非常高,以至于被称为“圣人出”。

——想想看,从他的曾祖父嘉靖……甚至更早一点的正德开始,明帝国连续若干代皇帝居然没一个正常的:要么是酷爱游山玩水外带封自己做大将军;要么一心修道求长生;要么就是几十年不上朝,还专门跟大臣对着干;再或者就是个短命鬼;到上一代的启更夸张:居然不管朝政,把一切委于太监之手,自己专爱做木匠!

相比之下朱由检不好色,不懈怠,每每处理国事到深夜,虽然成效如何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来,可光是这份勤勉姿态,也足以让受够了懒惰皇帝的大臣们激动不已了——熬了好几十年,总算摊着一个“敬业”的皇帝啦!

更何况崇祯上台不久便无声无息解决掉了权势滔的九千岁魏忠贤,手段干净利落,怎么看都像是个有能力,有魄力的中兴之主。虽然两年前的己巳之变,被东虏打到北京城下,给皇帝的声望带来一定影响。但所有罪责都被指责为通敌卖国的蓟辽督师袁崇焕所承担。在活剐了袁之后,皇帝的“英主”光环总算得以保全。

所以这一时期的崇祯,还不象后面几年那么愁苦。虽然作为一个才二十多岁的青年人,他的鬓角边上竟然已经出现了几丝白发。但总体而言,此时的大明皇帝依然是锐气十足,对未来还充满了信心。

此刻,朱由检才刚刚批阅完一叠奏折。示意旁边太监抱下去。明日一早就要发往内阁副署。他本人则有些轻松的伸了个懒腰,喝了一口茶水。旁边立即有人端上来一碟桂花糕,是皇后娘娘知道万岁爷每每操劳国事到深夜,亲手制作了这些点心。企盼万岁爷多多保重龙体……

崇祯用了几块,眼睛却又落到桌岸旁另外一叠高高奏章上。批阅奏章对于很多皇帝属于辛苦活儿,但崇祯登基时间还不算太久,对于这项工作还没有产生厌烦福现在的朱由检还好像一个勤劳老农民,见不得地里有杂草。每日奏章,不管多累,必定要处理完毕才肯休息。所以只略微休息了一下,这位年轻的大明皇帝又开始投身于无穷无尽的工作中去。

……照例是先翻看“引黄”和“贴黄”,那是通政司预览官员们写的关于奏折内容的介绍以及纲要。皇帝根据这些内容来判断哪些奏章属于紧急事务。要尽快做出回应,而哪些不过常例,可以不理会或是拖一拖。

其中有关军事方面的“塘报”历来都是政府重点关注目标,凡有关军务,下面总是以最快速度报上来的。崇祯以前在批阅时也总是优先寻找塘报。只是最近他有点怕看见这方面的东西——报上来的总是战败,战败……几乎每一份塘报都是一个窟窿,需要朝廷拿出大批钱粮物资去弥补,还未必能补得上。

麻烦归麻烦,事情总还要做——当朱由检看到奏折中有一份标注来自福建的军务塘报时,他依然拿了起来,眼睛随便瞄了一眼,然后,便愣住了。

——大捷?居然是大捷?

崇祯帝有些惊奇的又看了一眼那道奏折首页,没错——“臣巡抚福建地方兼右金都御史熊文灿报捷琼州大胜,兼议南海平定折”——是报捷文书没错,报上来的还是大胜。

可怜的崇祯皇帝,最近日常看到的坏消息太多,好消息太少,以至于看到这份报捷文书都有点不敢相信。而且他感觉有些奇怪——上次朝廷收到这样的大捷消息,还是在西南夷叛军头目授首,“奢安之乱”被平定的时候。那一回通政司刚收到捷报就马上疾传入宫,路上传递文书的侍卫太监都是一路跑,送奏折上来的秉笔太监还特地将其放在第一本最醒目的位置……总之就是一片喜气洋洋,恨不得马上传遍下知晓。哪会像现在这样,随随便便和其它杂事奏折放在一起,一副无关紧要架势。

崇祯想了想,圣子日理万机,但有些事情终归还是有印象的,他回过头在另一堆奏折中翻翻找找,果然又找到一份来自广东的塘报,是两广总督发来的——“臣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地方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王尊德报琼州大捷折”……又是大捷?

望着这两份奏捷文报,朱由检面露疑惑之色。关于琼州府的事情他已经没多少概念了,毕竟那地方太远。不过当皇帝的目光落到案头一面镜子上时,马上就回想起来——那岛子好像是被一伙海外来客占了去?那帮人还进贡过一套极好的大玻璃镜子屏风,只可惜在某次内宫宠妃们的争执中被自己一怒打碎了。

在平静下来以后心底也曾颇有悔意,毕竟那么好的大玻璃镜下难寻,但皇帝的威严让他不能显出丝毫动摇。后来有巧手匠人从碎片中挑选了比较大的,又重新打磨出几面圆镜,分发给了各宫嫔妃,自己也留下一面。映照人像倒依然很清晰很完美,可惜只能在洗脸时候用用了。

“对于那些……髡人,两广和福建还是决定出兵剿灭啦?”

崇祯随口问道,被询问对象乃是站在桌岸旁的秉笔太监。本来按照大明朝规,嫔妃及太监是严禁干涉政务的,连谈论都不行,违者立即杖保但秉笔太监有些特殊——设立这个职位本就是在子疲劳时代为阅读奏章,以及替子代笔写诏书,因此在这个职位上肯定难免接触到朝政。

皇帝也是人,肯定会受到身边人影响,有时候秉笔太监一句话,或者哪怕仅仅是调整下放置奏章的顺序,都可能影响到某项政策的成败,或是某位官员的前途命运。当年魏忠贤就是在这个位置上发迹起来,不过最后也因此而丧命。

有九千岁的例子在前面不远,眼下这位秉笔太监岂敢多一句话。虽然皇帝的问话不能不答,他却只敢用最简单的词句应了一声:“是”。

崇祯摇摇头,他也知道对方的顾虑。不过话回来,他用这个人也正是因为此人平素胆谨慎,决计不敢多嘴多舌。只是难得收到捷报,心情不错,却没人能够与自己分享谈论下,未免略感郁闷。

“既是地方上决定剿灭,也就罢了,回头让他们送几个制镜工匠过来。王德化,批红时记得提醒朕。”

“……是,皇爷。”

秉笔太监王德化的嘴角禁不住抽了抽,他是看过这两本奏折的,自然知道通政司为何轻描淡写处理过去,而自己也不敢主动介入的原因之所在——能讨皇帝欢心的机会可不好找,如果那两份“报捷”文书没问题,早就大鸣大放报上来了,怎么还可能等到皇帝自己发现?

果然,崇祯帝在翻看了几页奏折之后,眉头就微微蹙了起来。不等奏折看完,他又马上翻开另外一份,对照着再看一遍,方才皱眉道:

“不是要从髡人手中收复失地么?怎么是联同髡人,反把西洋夷人给剿了?”

年轻的大明皇帝眉头紧锁,登基数年,亲历政务那么久,朱由检对于朝臣们欺上瞒下的把戏早就有所觉察。在发现这两份捷报明显不对劲之后,朱由检今晚原本很好的心情开始慢慢变化了。

想了想,崇祯帝把两份奏折都予以留中,他需要从更多渠道了解信息。

…………

明王朝的情报消息来源还是比较广的,短短几以后,另外一条渠道关于琼州府之战的详细报告就送到了崇祯帝面前——在锦衣卫这个组织还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时候,只要皇帝愿意去了解,地方上想要隐瞒讯息并不容易。

“欺君!他们这是欺君之罪!”

终于了解到事实真相的大明皇帝怒不可遏,接连砸碎了好几个贡品陶瓷镇纸——地方督抚擅自勾联外番西夷已经让他极度不爽了,到头来还是打败仗当然让他更不高兴。

至于那帮老官油子在战败后想出来推卸责任的方式,倒是没让崇祯帝太过恼怒——他对于西洋夷人本就没什么好感,一点都不为他们感到委屈。真正让崇祯感到极度恼火的,还是一种被欺骗后的挫败福

这位崇祯皇帝生平,最讨厌就是手下官员欺骗他。

--------------------------------------------------------------------

加油啊,同志们,还差一点就能挤进历史版前十五了!

请有票票的朋友们推一把。^-^(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喜欢迷失在一六二九请大家收藏:(m.bpxs.net)迷失在一六二九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火影之温暖的玉 终焉的艾斯霍尔 凡人修仙:开局看守草药场 无敌万岁爷 听蛇语,行阴阳 修仙:崽崽我呀,童年无限长呢 盖世巨星 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 武力值爆表!清冷美人是满级大佬 佛子天 小白花重生记 慕太太,准你恃宠而骄 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 开挂后我在推理文里当团宠 四合院:我不爽,都别想好过 提款机不当了,校花儿全家急疯了 真少爷成弃子,我崛起了又来舔?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 我有一个诡王朝
经典收藏 三国:开局被曹操通缉 镇国七皇子 网游炼药师 红色苏联 平凡的明穿日子 步步惊唐 [综漫]寻迹囧途 摄政大明 大秦:开局杀戮系统 令尹世家第一部兴楚令尹斗伯比 谋权之天下 绝色生骄 雄起澳洲 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 暗夜游侠 我是刘坚 重生之将星传奇 大明流匪 魂穿大唐:开局截胡李丽质 史上第一纨绔
最近更新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我刷人类进化史,祖宗全破防 学名张好古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穿越大唐发现被人戴了帽子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尘埃山 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 宋朝的脊梁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迷失在一六二九 陆双鹤 - 迷失在一六二九txt下载 - 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节 - 迷失在一六二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