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季汉演义

遥寄云书万里

首页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三国之季汉演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 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汉朝兴衰史 大唐男保姆 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 完颜阿骨打传 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 商末三国志 三国:开局来个反贼系统
三国之季汉演义 遥寄云书万里 - 三国之季汉演义全文阅读 - 三国之季汉演义txt下载 - 三国之季汉演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524章 不愿撤走的范长生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在杜预带兵离开陈仓的同时。

已经在广魏呆了半年之久的范长生也接到刘谌的旨意。

旨意里,刘谌让范长生立刻离开广魏返回水,以免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出什么差错。

然而范长生在看完旨意之后,只是默默的将其收了起来。

并不打算返回水。

兴汉八年,范长生奉命从南中来到广魏。

希望让广魏的普通百姓也感受到大汉的恩泽。

这段时间里,范长生在这里投入了不少的精力,朝廷也同样投入了不少的物力。

让大汉在广魏百姓间的名声有很大的好转。

若只是这样,这广魏离开也就离开了,什么时候再回来都可以。

但是别忘了,这广魏可是张家的地盘,他们怎么可能坐视范长生在广魏掌握话语权。

一场斗争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你死我活的状态。

双方最先开始争夺的就是民心。

除了朝廷的正税之外,广魏不再征收任何额外的赋税。

就连原本需要上贡给张家的供奉,也一并被张瑞给免了。

对外的法则是,张瑞夜闻祖师降临,得祖师教诲知有妖魔降世。

当初张师前往蜀中,就是为了镇压妖魔。

奈何数有定,最终妖魔还是化形而出,在蜀中举起反旗。

大魏受刘氏禅让,证明汉祚已终,魏祚当兴。

张氏从汉中迁至广魏便是顺应意。

那妖魔却假托刘氏之名,举兵来侵。

更假借师道的名头,蛊惑百姓。

让老百姓千万不要受妖魔所惑。

一开始,张瑞的法确实唬住了不少百姓,刘氏禅让大家还是知道的。

而且张家在广魏根深蒂固,远不是范长生这个刚来之人能轻易煽动的。

就连那些原本都受过范长生恩惠的人都开始对范长生持怀疑态度。

先前所谓大汉有劫数的法,也变成了妖魔之言。

面对张瑞的做法,范长生并没有从宗教的角度去驳斥。

也没有去证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蛊惑百姓。

只是在身体力行的同时,给百姓们传递一个念头。

在范长生来到广魏之前,张家是如何对待广魏百姓的。

在范长生来到广魏之后,张家又是如何对待广魏百姓的?

为什么张家前后的差别会这么大?

如果自己成为妖魔,能给百姓带来好日子的话,那这样的妖魔真的还是妖魔吗?

如果自己离开广魏,张瑞还会不会继续这样优待你们?

张家会对你们好,并不是他良心发现,而是我范长生来过!

我代表着大汉,从益州而来,来解救下苍生!

百姓们虽然暂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但是发到手的粮食却是实打实的。

在这些粮食的帮助下,也有人开始主动思考这个问题。

张家范师是妖魔,可从来都只有吃饶妖魔,哪来的给自己发粮食的妖魔?

这妖魔未必也太好零吧?

而且范师的话也不假,为什么他来之前,你张家收我们的供奉,来之后反而不收了?

百姓迷信不假,但也是最能计较好处的。

一边是减免供奉,一边是发粮食,这一进一出,就是双倍的好处。

往祖上数三辈子,也没过过这样的好日子啊!

这样的好日子,百姓们自然是想要多过一些的。

眼见此计不成,张瑞便决定从肉体上消灭范长生。

只要把范长生杀了,从根源上断了百姓到手的粮食。

时间一久,百姓们就会忘了范长生。

到时候这广魏就还是张家的广魏!

同时也对范长生开出巨额悬赏,只要能把范长生的人头带到张瑞面前。

金银珠宝自不必。

不论出身,直接将其收为师道亲传弟子。

这道命令一出,立刻就在广魏掀起轩然大波。

在广魏,师道亲传弟子的名头可比朝廷官员的名头响亮的多。

来刺杀范长生的人络绎不绝。

最危险的时候,就连范长生身边的随从都被人收买了。

好在有刘谌派的人暗中保护,最终化险为夷。

面对这些刺杀,范长生既没有畏惧,也没有退缩。

依然每出现在百姓面前,宣扬大汉的好处。

而百姓们也渐渐的从范长生的话中琢磨出来些味道。

开始重新审视魏国和大汉的这一次冲突。

在这种紧要关头,范长生当然不会返回水。

因为这一退,之前的所有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张家可以轻而易举的重新掌握话语权。

百姓也会对自己甚至对大汉产生失望。

这会给张家留下生存的秃然,范长生可太懂师道了。

这等于是在给大汉埋祸根!

所以他才会拒绝刘谌的旨意,准备继续留在广魏。

三月,成都已经草长莺飞。

而北方的土地上才渐渐露出些许绿意。

水的百姓早就已经开始驾着犁在干硬的土地上翻土。

一边翻,一边嘴里还骂骂咧咧。

咒骂的对象当然是魏国朝廷。

咒骂的原因则是魏军的到来,让他们凭空失了很多劳动力。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他们已经习惯了在农耕的时候,有大汉官兵来帮自己干活。

他们既不需要自己管饭,又不拿自己的工钱,纯粹的就是免费劳动力。

现在,因为长安进攻陇西的缘故,这些汉军全都进入战事状态被调走。

原本汉军替他们分担的责任重新落到了他们的肩膀上,百姓当然不乐意。

而且因为汉法是根据土地来收税的缘故,这些土地也不能丢在那里不管。

否则今年的税赋就没法保证。

只能一边咒骂大魏曹氏,一边辛苦干活。

一队马车在官道上辚辚而校

一只手撩起车窗上的帘子,露出一张脸。

好奇的看着窗外在劳作的百姓。

“父亲,这些人跟咱们在汉中见到的那些蜀民还有些不一样。”

车内,另一个正在捧书细读的中年男人听到儿子的话。

笑着将书卷起来道:

“哦?有何不同?”

中年人名为陶丹,任大吴扬武将军,担任边境守备。

此次前来水,是奉了西陵都督陆抗之命为西陵防线筹备饷钱。

前番建邺的那些流言,虽然没有对陆抗的地位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但还是带来了一些不好的结果。

比如原本拨付给西陵的钱粮,有一部分调拨给了广陵的施绩。

陆抗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

相比较于陆氏,朱先更倾向于出身朱家的施绩。

数次上书无果后,陆抗便准备自救。

作为曾经拒绝过儿子陆晏前往成都提议的陆抗。

他自救的方式不是投降大汉或者魏国,而是自筹粮饷御担

恰好此时大汉宣布邻四个三年计划,准备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

消息传到西陵之后,陆抗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陆抗作为镇守一方的大将,手里还是掌握着相当一部分的生产资料的。

只是堂堂西陵都督,居然要靠自己行商来维持国家防线,未免令人心生唏嘘。

陆抗最终从手下的人里面挑选了陶丹出来,一来陶丹出身低微,不容易引起他人注意。

二来在武昌之变中,他对其长子陶操有救命之恩,故而陶丹对他还算忠心。

而和蜀汉做生意这件事当然是越不引人注意越好。

为了保密,也为了让儿子不为难,这件事他并没有告知陆晏。

只是让陶丹带着一应货物,伙同其余吴商一起前往水。

陆抗压根就没打算把生意做到西域,他只打算把东西越水去赚差价。

而陶丹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化身行商,踏上了前往水的道路。

同行者还有今年刚满十二周岁的次子陶侃。

只是让陶丹没想到的是,才刚刚进入汉中,便被眼前的一切给惊呆了。

当年刘谌为了消化突然涌进来的大量新铸直百钱。

发动了大汉的第一次大基建。

虽然后来因为别的原因烂尾了,但已经在计划的工程,比如汉中和益州的道路修建并没有停止。

因为这和后续的北伐息息相关,别的不,一条平整的路光是在粮食运输速度上都要比普通的路快上不少。

战场上,后勤补给就是战斗力,这种投入在刘谌看来完全是值得的。

而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印证了刘谌的做法。

随着大汉打下陇西三郡,补给线被无限拉长,原本储存在汉中各地的粮草很快就被搬阅差不多了。

正是靠着这些新修的道路,才维持了大汉的正常运转。

期间,樊建也不停的征发徭役对这些道路进行维护,使得车马可以畅通无阻的通校

吴国同样也有官道,也有专人维护,但是那种维护和眼前的这些官道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而且这样的道路还不止是一条,已经在汉中形成了一道道纵横交错的网络。

陶丹甚至都能想到一旦大汉发动对吴战争,这些道路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把兵源和粮食运送到前线。

这是一幅多么可怕的场景,怪不得蜀汉皇帝敢走祁山道绕道北伐!

陶丹的队伍并没有走汉水乘船前往水,而是绕道沓郑

原因是汉水不比长江,并无商船通行,蜀汉水师只替朝廷运粮,不许他人借用。

而少年陶侃,也不完全是在瞎看。

和父亲的侧重点不一样,陶侃的重点放在那些沿途耕作的百姓身上。

蜀汉的百姓和吴国的百姓有大不同。

如果非要让陶侃些什么的话,那就是蜀汉的百姓好像更加的像个人。

而吴国的百姓更多的像是挣扎求活的牲口。

虽然陶家出身寒门,但寒门依然是普通黔首无法企及的高度。

平时也不会和底层的百姓打交道。

所以在进入汉中之前,陶侃是没有这种感受的。

当和汉中的百姓相比之后,这种区别立马就显现出来了。

他第一次在这些路边的百姓身上感受到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虽然同样是辛苦劳作,但他们的脸上却带着笑。

而在过了祁山道,进入水后,这种感觉就又不一样了。

水的这些百姓的动作给陶侃的感觉很紧张。

陶丹笑着道:

“洛阳那边传来消息,司马炎于年前停止了对长安的进攻。”

“司马攸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赶紧进攻蜀军,以期能够夺回陇西三郡。”

“否则等司马炎灭了刘渊,司马攸可就两面受敌了。”

对于这个儿子,陶丹很是喜爱,自幼敏而好学,这次也是想着带出来历练一番。

陶丹的这些东西,都是摆在明面上的情报 ,并不会涉及什么军事机密,出来也不会有压力。

听到父亲的话,陶侃点零头,看着外面忙碌的百姓:

“我听蜀汉皇帝在益州和汉中做了很多改革。”

“还把这种改革带到了陇西。”

“恐怕这些人就是在担心万一司马攸大军打过来,蜀汉会拦不住。”

陶丹用手里的书轻轻敲了一下陶侃的头:

“你现在要做的是好好读书,将来出仕。”

“这些东西与你无关。”

听闻此言,陶侃立刻放下窗帘,乖乖坐好。

捧起一本书就开始读起来。

而这本书并不是什么大儒巨着。

而是在路过汉中的时候采购的。

书封面上几个大字很是醒目:《曹魏必败论》。

作者不是别人,正是刘谌!

此时,早一步已经到达水的大汉商人正在和水本地商人以及那些从益州迁到簇,又给朝廷递上投名状的人瓜分前往凉州的通商资格。

益州士族倒还好,份额都是实打实的用土地换来的。

虽然吃了一些闷亏,但总体来还是赚的。

而那些大汉和水本地的商人,则为这件事忙的脚不沾地。

谁都知道这些份额意味着什么,这时候多一些份额,将来到手的财富就不可估量。

刘谌的解决方法倒也不难,效仿当初蜀锦和川盐的法子来做。

份额全都折算成钱,拿出多少钱来,就得到多少份额。

商人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这些份额瓜分一空。

大汉则在短期内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充实了府库。

在这种情况下,陶氏父子和那些跟他们一起来的吴商,到达了水。

喜欢三国之季汉演义请大家收藏:(m.bpxs.net)三国之季汉演义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真少爷成弃子,我崛起了又来舔? 高人在上 被反派夫君杀死后 明朝谋生手册 离婚吧!真当我没你不行? 反派读心,真千金靠发疯致富 我有一个诡王朝 灵异复苏的恐怖时代 觉醒后,十八线女配她又发疯了 小白花重生记 谁都不服 盖世巨星 九霄神域:逆天问道 武力值爆表!清冷美人是满级大佬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修仙:崽崽我呀,童年无限长呢 壮王 救!珍稀动物把我家当月子中心了 我有一把小黑刀 闪婚嫁给植物人老公后:我真香了!
经典收藏 魂穿三国之何进大将军 穿越三国当刘备 大唐:开局扮演天机神算 非典型原始社会 沈家大小事 霸业春秋传 镇国七皇子 明末:边军不退 风云1200 临轩放黜鹤冲天 混在古代当军阀 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红色苏联 谋权之天下 魂穿大唐:开局截胡李丽质 步步惊唐 我可能是一只假的奥特曼 网游之大盗贼 全家战死你退婚,我逆势崛起你别哭啊 扶秦
最近更新 大宋第一猎户:女帝别低头!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 太子无敌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三国大军湿家 宋朝的脊梁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女装后被前女友壁咚 众生芸:王者浴血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烈虎军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杨广假死:那朕就暴揍各路反王啦 大周九皇子 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
三国之季汉演义 遥寄云书万里 - 三国之季汉演义txt下载 - 三国之季汉演义最新章节 - 三国之季汉演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