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夫

引弓

首页 >> 大宋武夫 >> 大宋武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明渣的逆袭 大明:我一定红透半边天的! 极品吴掌柜 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 绵羊不吃素 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 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
大宋武夫 引弓 - 大宋武夫全文阅读 - 大宋武夫txt下载 - 大宋武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九十五节 参劾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明日,这些任命就要发表。宰辅一定下来,大宋的担子,就不用我这个妇道人家一人承担了。”

呼延庚想劝谏一下,但宰辅的人选,绝对不是他这个品级的人可以多话的。一时他没想好怎么开口,僵在那里。

这时,朱凤琏道:“上午对着李相公、张相公,还有慈圣在旁边,真是不敢乱一句话,还是和庶康你话,本宫可以放肆一下。”

你把我当男闺蜜吗?呼延庚有些哭笑不得。他听见朱凤琏:“今日也议定了守城诸将的封赏,庶康你猜一猜,你被提了什么本官?”

呼延庚想了想,以马扩阁门舍饶身份,因为出使辽国,就转为刺史,那自己是武节大夫,以汴梁守城还有救驾之功,应该也可以转横行了。但他故意猜错:“转了武功大夫吧。”

“不对,再猜。”

呼延庚又猜了两次,都错了。

朱凤琏咯咯笑道:“张相公要授你右武大夫,本宫以汴梁战功准了,以救驾之功再转一轮,转遥郡刺史。本宫加恩,再升半级,为实任刺史。”

宋制,横行武官,以功勋可以连跳七阶,成为遥郡刺史,也就是呼延庚一次升到顶,也只能遥郡刺史。但朱凤琏把守城和救驾的功劳分开计算,又把他往上提了半级。而且按照一般的升迁,遥郡刺史只能转遥郡团练使,而朱皇后又特旨让呼延庚转正任刺史。

正任刺史与遥郡刺史都是从五品,品级上差别不大,而且也都没有实权,只是工资条,但是正任刺史在封地可以有食邑,朝廷还给宅子,以后再升迁可以直接蹦到正任团练使或遥郡防御使。

朱凤琏道:“本想把你封作汴州刺史,在都门安下家来,以后可以时时招你进宫来话,嗯……咨议军事。但李相公、张相公都没有将都城封给饶,而且张相公还你太过年轻,封赏太厚,难免骄纵,故而你只有一个正任刺史的名,没有食邑。”

“那是哪一州的刺史呢?”呼延庚忍不住问。

“王节帅,你在汴梁只是中规中矩,倒是河东的几仗,重振了我大宋与金贼相较于疆场的信心,故而最好封在河东。本宫封你为‘并州刺史’。本朝职官,本无并州名号,我定要叫你与别人不同。”

“并州?”大宋现在并没有一个真正叫做并州的州城,故而肯定不会有食邑了,但是如果计较起来,“正任并州刺史”可以把整个河东都当做食邑。呼延庚心下这么想着,口头谢恩。

“好了,这是你应得的,食邑之事不用着急,总会把俸禄算得高些,补偿于你,庶康,你成家了吧,尽快在汴梁安顿下来,待吾找个时机,给你家娘子一个诰命。听你家娘子尚未及卉?”

“出嫁之前已经及卉了。”

“我也是十四岁,为了完婚,提前及卉的。”朱凤琏不管呼延庚,自顾自些家常。呼延庚只能站在屏风前面听着,既不想听,也不敢走。色渐渐暗了,朱凤琏惊觉过来:“不知不觉,唠叨了整个半晌,在李相公、张相公面前,我都不敢话,只好让庶康你受些累。”

呼延庚心想:朱凤琏这是担负着她无力承担的重任,压力太大了,找个人分担压力。

“好了,庶康,你告退吧。”

呼延庚正要行礼,朱凤琏又道:“等着,本宫先走。”完,她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呼延庚低着头,看着她漂亮的裙裾路过自己身边。朱皇后的裙裾在呼延庚身边停了会,再走出睿思殿去。

呼延庚回到家中,把升正任刺史的消息与张崇了,张崇帮他分析,大体是好事,不过应该推辞一下,这次就遥郡刺史好了,既然太后这么看重呼延庚,以后随便一点机会都可以升这半级,不要急在这一时,显得自己贪图官位。

看到呼延庚要辩解,张崇又道:“我知道庶康你不看重官位,但言官不会这么想,他们总要寻你的不是。这次关系不大,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千万心,为官真是如履薄冰啊。”

新皇登基之后的几,李纲、张叔夜、刘鞈等人忙得脚不沾地,汴梁经过一场大战,千头万绪的事情要处理,流离失所的百姓要安置。

而呼延庚比较清闲,一面按部就班参加枢密院整军,有时被朱凤琏叫道宫里训上一顿话,每晚上他都能回到张崇家陪家人,张崇也帮呼延庚寻到了一个致仕官僚的旧宅子,经过汴梁之围,人家愿意把京师的宅子低价卖掉。

正当呼延庚准备在汴梁暂时过一段自己的日子的时候,四月一日,御史中臣秦桧一封奏折,平地起惊雷。

“纲者,专以辞藻媚主,道君皇帝简拔于罪臣,授以少卿高位……而纲弃道君皇帝而奉渊圣渊,渊圣皇帝引纲为柱石,委之以右丞……汴梁被围,二帝蒙尘,纲故技重施,弃渊圣而奉今上。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事二夫。纲则弃旧主而拥新贵,希图幸进……”

秦桧弹劾太宰李纲背主求幸,两次拥立新帝,非忠臣所为,而是幸进人。

“张贼叔夜扶持私军,纵兵掳掠,或有不忍言之事。”

弹劾同知枢密院张叔夜私自调遣龙捷军于里城之侧,是私兵,而向高门勋贵借粮,巧取豪夺,甚至纵兵掳掠。既掌兵,又掌财,让都参议军事刘鞈担任开封府,这与唐代的节度使有什么区别?

建武军节度使王禀横行不法,“白河沟溃退于前,失陷太原于后,渊圣皇帝宽仁,未予惩治,反托于戍守大计。禀不知悔悟……与京畿禁军、龙捷军等暗通款曲,都门羽林,几成王家下,军汉但知有王禀,不知有圣上。”

“龙捷四厢都指挥使呼延灼疏于职守,至二帝蒙尘……”

秦桧一封奏折,把宣抚司的高官骂了个遍。

“臣闻攘外必先有安内,故汉高盟白登而传三十世,晋安灭,燕秦而族亡,唐失其柄,节度化为敌国,五代纷扰,郡县目成仇雠,下骚然,幸降圣人,惩武夫乱国之祸,以文驭之而定下,此诚皇宋之家法也!……北虏乃癣芥之疾,效先圣故事,遗之以金帛,镇之以静,百年可解;私兵乃腹心之祸,祖宗成法犹在,不可稍纵。臣不敢避死,请出枢密而戮乱首,去寄奴而定国本!”

总而言之,李纲是人幸进,张叔夜、王禀则文武勾结,有藩镇之祸。

秦桧又唆使手下言官,弹劾王禀部将呼延庚等人横行不法,私换防地,劫掠贵胄,暗结民心,在黄河岸边曾以刘备自比。

秦桧以御史中丞的身份,发动整个御史台,对整个主战派从上到下进行了一轮弹劾。

按照惯例,御史中丞弹劾宰相,无论是不是事实,宰相必须请辞,暂时停止工作,由副相暂时代理宰相,而御史中丞升任执政。

朱凤琏没什么政治经验,不知道该如何操作。面对秦桧的弹劾,李纲、张叔夜也不得不暂时到家中闲坐。朝廷事务暂时有汪伯彦打理。

童穆本想给朱太后一个建议:“圣人只消把弹章留中不发,再慰留李纲、张叔夜便可。”

朱凤琏听多了汉朝亡于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故事,心中十分警惕:“童穆,这非是尔所当言。”也不敢找自己的兄弟们商议。

郑太皇太后教导她:“还是自家叔伯兄弟们靠得住,何不遣使问计于康王。”

在这之前,有内侍对郑太皇太后,皇帝赵谌,与她隔了两辈,而且朱太后娘家到现在已经出了五个节度使,现东道总管朱胜非是她家同宗,可谓外戚势力强大。

在赵谌登基的过程中,郑太皇太后也没提供太大的帮助,想来朱凤琏和赵谌对老太皇太后的感情也是一般。

而赵构不同,他的母家韦妃地位低微,赵构现在又被逼得结庐读书,如果郑太皇太后施以援手,想来他会感恩图报吧。也不一定要让赵构当皇上,只要给他够高的权位就好了

朱凤琏又问临时当政的少宰汪伯彦的建议,汪伯彦顺水推舟,只以康王为侍中,协理朝政,待皇帝成年便可。

朱凤琏接受了这个建议,她又把呼延庚招来聊,和他有言官弹劾他私掠贵胄,幸好茂德帝姬是自愿捐出钱粮,这件事才得以了结。他欠了茂德帝姬一个人情。

呼延庚道:“茂德帝姬现在是军中财产,岂有欠财产人情的?”

“油嘴滑舌,越来越放肆。既是财产,何不去取来。”

“君无戏言。”

“大胆!”虽是呵斥,但听得出来这样闲聊,朱凤琏很开心,“唉,庶康你已婚配,不然本宫做主嫁一个帝姬给你,只是本朝帝姬,绝无做妾室的道理。”

“做平妻也行啊。”

“越越不像话了。”朱凤琏转换话题,闲聊起要以康王为侍中,协理朝政。

“这不是政变吗?”呼延庚脱口而出。

求红票、月票、收藏。

喜欢大宋武夫请大家收藏:(m.bpxs.net)大宋武夫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诡医嫡女超凶,九州煞神都跪了 宴福 觉醒后,十八线女配她又发疯了 鬼胎临盆:猛鬼老公压上身 壮王 乡村轶事闻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万倍赠礼返还:我,万界第一舔! 救!珍稀动物把我家当月子中心了 开局成为心愿群主,校花们都疯 叛逆契约兽 蛇骨阴香 明朝谋生手册 截胡龙傲天男主气运后我修仙贼溜 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 综影视:沐歌 星际之门:新世界 剑荡 逆天双宝:神医娘亲又掉马了 异域天境
经典收藏 辽东钉子户 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浪漫三国行 令尹世家第一部兴楚令尹斗伯比 伪钞帝国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夺嫡:疯癫王爷竟是绝世全才!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利刃兵王之狼魂 非典型原始社会 大明:最强锦衣卫,屠戮百官 临轩放黜鹤冲天 我有召唤系统造反不是很正常 网游之大盗贼 隋唐单雄信:不烧瓦岗一炉香 谋权之天下 三国:赵云是我弟 寒门潜龙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最近更新 叛海征途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我,李承乾,史上最稳太子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隋唐:转投杨广后,竟禅位与我?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东汉不三国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汉武帝穿越曹操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 大明新命记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刚穿越,公主就让我还她清白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大宋武夫 引弓 - 大宋武夫txt下载 - 大宋武夫最新章节 - 大宋武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