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

我是队长开枪

首页 >> 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 >> 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商末三国志 重生宋徽宗,带领大宋走向巅峰 寒门宰相 三国:我,开局选择反贼阵营 悍明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三国:开局来个反贼系统 长城紫光 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 皇极降世
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 我是队长开枪 - 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全文阅读 - 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txt下载 - 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04章 大帅真的很土匪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大家一直以为他二爷辖制两省,是最大的军阀了吧!

错了,最大的军阀是东北的张大帅!

袁大总统死后,在1918年张大帅就被北京政府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领奉督军,兼高官。

其实在这之前,他张大帅早就是东三省的实际控制者了。

而他被任命后,军阀混战时,更是扩张的控制了奉、吉林、黑龙江、察哈尔,绥远,直隶、山东七省之地。

虽然他的直接辖区就只有三个行省(奉、吉林、黑龙江东三省全境)。其势力管辖范围却是达到了7个省!

除了东三省外,还有察哈尔,绥远,直隶、山东四省。虽然这四省管制力度不如东三省,但也是有触角触及的。

靠!七省啊!谁再二爷是最大的军阀,二爷跟你急!!!

呵呵~~~事实上他二爷~张大都督现阶段确实是最大的军阀,没跑!

大都督两省之地的面积跟张大帅七省之地差不多,虽然大都督辖区内物产不如东三省,但在大都督改造完塔里木盆地后,这种局面正逐步得以改善,新疆正以一年一个样的变化速度迎头赶上。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最起码粮食产量就可以与东北比肩了。

但在兵力上,他张大帅可就差远了!~~~

大都督总兵力三个集团军110万,而张大帅空有七省之地,此时他的总兵力只有区区30多万。

别看东北的张大帅文化不高,出生于草莽之间,一身的匪气。但,它是二爷前世最佩服的军阀之一。

后世对张大帅的评价,毁誉参半。

有人它是爱国的,因为他极力发展东北三省经济,使得其治下百姓有衣穿有饭吃。

有人它是卖国贼,因为他为了自己的利益曾经跟日本人苟合,出卖东北地区的路权,矿权,给日本在东北增兵提供了方便,出卖了国家利益。

反正是各各有理,各种辞,真假难辨。

作为那个时代的一路军阀,出卖路权,矿权又不是他开创的先列!全中国都这样,不是卖给东洋就是卖给西洋!

反正是全国都在出卖国家利益。只不过他张大帅出卖的后果,比其他军阀严重很多而已!

但这些都不是二爷关注的重点,二爷关注的重点是~他张大帅统治东三省时,是唯一一个得到过当地大多数老百姓拥护的军阀。

也是唯一以不盘剥百姓,而是以发展工商业为敛财途径的军阀。

他在东北期间,经营的东北可以称的上是东亚最富庶的地区,远远超过中国其他地区。

当时东北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日本一国之经济总量的一半。

1928年以前的东北人口就已达到三千五百万,这么多人口,基本上就没有挨饿的,最起码都是有基本的温饱。

很惊讶吧!就是这么个卖国贼大土匪!

日本考察团到东北的时候,曾经感叹到、如果东北在日本手里,那么还请皇移驾沈阳。

可见当时的东北在张大帅的治理下是如何的富庶!

二爷之所以佩服他,那是因为他的“匪气”和他面对强势,依然敢对着干,敢耍无赖的土匪作风。

呵呵~~~是不是很可笑?什么时候“土匪作风”和“耍无赖”成了褒义词了?

张大帅为了自己的利益确实跟日本人苟合出卖了很多国家利益,,但同时,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曾无数次的毁约于日本人。

虽然他也害怕与日本人开战,但此时的民国有敢跟日本人开战的军队吗?恐怕你举不出例子吧?

正是张大帅这种土匪滚刀肉作风,让日本人欲罢不能欲仙欲死!既想控制利用他,又对他的出尔反尔的人土匪行径无可奈何!

如果他张大帅不死的话,他还能跟日本人纠缠个十几年没问题!日本人在这期间很难大举进入东三省!

正是这么一个草莽式的人物,硬是让日本人忌惮了12年不敢大举进入东三省!

不管它是什么原因,卖国也好,为自己的利益也罢!他的存在确实阻碍了日本军队的脚步。

这是事实吧,要不日本人也不会对他,欲除之而后快了!

就是这么个大文盲,大土匪把个东三省治理的,虽不上百姓安居乐业吗,但也可挣得个温饱。

可是你要是觉得文化水平低下的张大帅做事情也和他的受教育水平一样,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

张大帅虽然是文盲,可是做事上果敢决绝,脑子灵活,做事特别狡猾,在他统治东北期间,多次和日本人周旋耍赖,使得日本人在东北的问题上,除了路权,基本没有得到多少便宜。

所以后来东北的关东军觉得,只要有张作霖在,日本军队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于是就有了后边被日本人刺杀的事情。

可惜啊!~~~

但在这个时空,有了张大都督这个不可测的变数,历史还会沿着原来的轨迹发展吗?呵呵~~~

“大帅!张督军派来了代表!”

“妈了巴子的!除了老子,还有哪个张督军?”

张大帅两撇八字胡,分别撬动着,代表着他此时很生气。

“大帅!是新疆的那个自封的张督军。”

副官赶紧解释,解释晚了,大帅的皮鞋可就踹上来了。

“自封的?~~~嗨!我当是谁呢!原来是花钱买官的那王八犊子啊!他跟咱们有交情吗?”

张大帅眼一瞪,问着副官。

“这~~~也没什么关系。要关系,也是跟大帅您有关系。”

“哦?怎么?”

“新疆张都督是北京张家的本家!”

副官之所以这么,那是因为他知道,张大帅的祖籍为河北省大城县,是前清就已从北京张家分出的一个分支。

而大帅因为年轻的时候当过胡子,更是被分支宗族开除出族的。

“妈了个巴子的,把老子都除族了,还来找我干哈?”

一起这事张大帅就来气。

解放以前,被宗族开除,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当时就没有人会不在意这件事的。他张大帅也不例外!

“大帅!不是大城县的本家,而是北京城张氏嫡宗本家。”

“嫡宗?~~~早八辈子就分支了,什么嫡宗本家的!别跟我扯犊子,他找我有什么事?”

张大帅现在可是官运亨通,春风得意之时,怎么可能再给自己找个“婆婆”压在头上。嫡宗也不行!

“是军队要借道。”

“借道?借什么道,进出新疆需要路过咱们东北吗?~~~扯犊子玩意!叫人进来吧,我倒要看看他张二子,这是要耍什么花招呢!”

张大帅是本家分支这事,他张大都督张二爷还真不知道。此时来到东北张大帅督军府的,是新疆第三集团军的一作战参谋副官。

因为新疆的先头部队已抵达东北的满洲里了,如果再不打招呼,引起张大帅的误会,两边开打,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张大帅!您好!我是新疆国防军第三集团军的参谋副官,此次前来是奉我们大都督之命,前来与贵方商谈借道和租借临时驻地的。”

参谋副官敬礼后,很公式的表明了来意,并递交了新疆都督府的公函。

“妈了个巴子的,你们大都督这是要干什么?不但借道还要租地?这里可是东北不是他的蒙疆!”

张大帅有些尴尬,因为他不识字啊!

不识字是有些夸张了,但长篇累牍的公函他还真看不懂!平时都是副官给他念的。

“张大帅!我们大都督知道这里是您的辖区,为了不引贵方的误会,所以才派属下前来洽谈,”

通过副官的翻译念白,张大帅终于明白了,新疆都督府这是要屯兵中俄边境呢!

一看新疆都督府不是窥视自己的地盘,张大帅放心了不少,他还真有点发怵跟新疆都督府开战。

因为近期他也断断续续的听了~新疆的那个什么“国防军”把俄罗斯边境的驻军打得满地找牙。

“想借道和租地,倒不是不可以。但老子的价钱可不便宜!”

张大帅占地为王的匪气又冒出来了!“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张大帅这是要坐地起价啊!

作战参谋,胸有成算的豪不惊慌。

因为临来前,大都督的电报已经清楚了。

价由对方随便开,不得与对方引起争执,以租借到部队驻地及疏通补给线为第一要务!

“张大帅请,如果不是太出格,我就能代表新疆都督府在租借协议上签字。要是价格高到我做不了主的,我们也会立即通报新疆都督府,都督府将会及时给与您明确的答复。”

“哦!你们大都督很有钱吗?”

他张大帅可真对了,新疆都督府确实很有钱!作战参谋如是想~~~

喜欢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请大家收藏:(m.bpxs.net)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长安驭妖录 我在奥特世界捡属性 万倍赠礼返还:我,万界第一舔! 逆天双宝:神医娘亲又掉马了 至强剑圣 摸一摸就能修仙,还要脸干什么! 棺人,不可以 恋综摆烂,这个登徒子有点东西! 四合院:我不爽,都别想好过 谁都不服 覆手繁华 鬼胎临盆:猛鬼老公压上身 僵约:末日危机后,最强僵尸诞生 黄泉阴镖 闪婚嫁给植物人老公后:我真香了! 斗罗:成了唐三小师妹后想摆烂 九霄神域:逆天问道 灵异复苏的恐怖时代 叛逆契约兽 我已弃宗当散修,你哭瞎眼有何用
经典收藏 奋斗在初唐 衣锦大明 镇国七皇子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水浒之宋末风云 摄政大明 束鹿榜 大唐:开局扮演天机神算 庶途 我可能是一只假的奥特曼 全服通缉 盛唐第一仙 大明流匪 大秦:开局杀戮系统 穿越隋唐成为李世民的怪盗王大虾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晋末风云录 寒门潜龙 临轩放黜鹤冲天 熢火之下
最近更新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流华录 陛下就是躺赢狗 风雪持刀人 神话版三国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苍山传奇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寒门科举之六元及第 穿越大唐:打造最强工业园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北宋帝国兴亡史 大唐秦公子 穿越南宋:我靠抽奖打造现代军队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 我是队长开枪 - 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txt下载 - 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最新章节 - 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