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壮王 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 将军,天冷了披件黄袍吧! 意外唐朝 水浒传精选 长城紫光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
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 中国古代名人传全文阅读 - 中国古代名人传txt下载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82章 沮授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东汉末年,冀州魏郡(今河北临漳)的沮氏,是当地有名的儒学世家。

桓帝延熹年间,沮授出生时,家宅外恰好有一株老槐树开花,香气飘出数里,乡邻都这是“奇才降世”的吉兆。

沮授自幼受家学熏陶,三岁识文,五岁硕诗》,十岁便能与当地宿儒讨论经义,到了弱冠之年,已成为冀州闻名的才子,不仅精通经史,还深谙兵法谋略,更兼心怀下,常对人:“大丈夫当提三尺剑,安下黎庶,岂能困于笔墨之间?”

当时的冀州,由州牧韩馥管辖。韩馥本是袁氏故吏,靠着世家背景上位,为人优柔寡断,却也想招揽贤才装点门面。

得知沮授的名声后,他亲自派人带着厚礼去请沮授,任命其为治中从事——这是州府里的要职,掌文书、察举人才,相当于韩馥的“左膀右臂”。

初入州府时,沮授便展现出过饶才干。

当时冀州遭遇蝗灾,百姓颗粒无收,韩馥束手无策,只能整日唉声叹气。

沮授却主动请缨,提出三条对策:一是开仓放粮,救济灾民,稳定民心;二是组织农户捕杀蝗虫,奖励捕蝗多者,减少灾害损失;三是召集工匠修缮水渠,为来年耕种做准备。

韩馥虽无主见,却也知道沮授的办法可行,便全权委托他处理。

沮授带着州府属吏,亲自下乡督办。

他白跟着农户一起捕蝗,晚上在油灯下核对粮账,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

不到三个月,冀州的蝗灾便得到控制,灾民也都回到家乡,重新开垦田地。

韩馥见冀州恢复安定,对沮授愈发信任,甚至把兵权也交了一部分给他,让他统领州府的直属部队。

可沮授心里清楚,韩馥并非能成大事之人。

他曾多次劝韩馥:“冀州地处中原,兵多粮足,是下必争之地。如今董卓乱政,诸侯并起,明公若不早做打算,整军经武,恐会被他人吞并。”

可韩馥每次都笑着摆手:“我只求守住冀州,保一方平安,不愿卷入纷争。”

沮授看着韩馥怯懦的样子,心里满是失望,却也只能暂时隐忍——他知道,乱世之中,只有找到真正的“明主”,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渤海太守袁绍率部进驻冀州边境,派谋士逢纪去劝韩馥“让贤”。

韩馥本就畏惧袁绍的威名,又听逢纪“袁绍若攻冀州,韩氏必灭”,顿时慌了神,竟真的想把冀州让给袁绍。

消息传到沮授耳中,他连夜赶到韩馥府中,跪在地上劝谏:“明公!冀州带甲十万,谷支十年,是下最强的州郡。袁绍不过是渤海一郡太守,兵少粮缺,全靠明公接济才能存活。如今他恩将仇报,想夺冀州,明公若奋起反抗,必能击败他!若将冀州让给袁绍,明公不仅会失去爵位,还会性命难保啊!”

韩馥却低着头,不敢看沮授:“我本是袁氏故吏,才能也不如袁绍。让他统领冀州,也是为了冀州百姓好。”

沮授还想再劝,韩馥却挥了挥手,让侍从把他扶了出去。

走出韩府时,沮授看着满繁星,心里满是悲凉——他苦心经营的冀州,竟要毁在这样一个懦弱的人手里。

不久后,韩馥正式将冀州牧的印绶交给袁绍,自己则带着家眷迁往陈留。

袁绍入主冀州后,第一件事就是招揽贤才。

他早就听沮授的才干,亲自派人去请沮授,见面时还拱手行礼:“先生是冀州名士,若能助我,我必能成就大业。”

沮授看着袁绍——这位“四世三公”的后裔,虽有野心,却也懂得礼贤下士。

他沉吟片刻,问道:“明公若得冀州,下一步打算如何?”

袁绍笑道:“我想先平定河北,再南下中原,统一下。”

沮授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起身拱手:“若明公真有此志,授愿效犬马之劳!”

袁绍大喜,立刻任命沮授为奋武将军,让他总领冀州军事,还允许他参与决策军政大事。

沮授也不负所望,很快为袁绍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战略规划:

“第一步,先灭公孙瓒,统一河北四州(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第二步,安抚百姓,发展生产,积蓄实力;第三步,迎汉献帝至冀州,挟子以令诸侯;第四步,南下讨伐曹操、刘表等诸侯,最终统一下。”

这套规划让袁绍眼前一亮,他拍着沮授的肩膀:“先生的计策,正合我意!有先生在,我何愁大业不成?”

此后数年,袁绍按照沮授的计策行事,先是击败了冀州境内的叛军,又与公孙瓒展开激战,而沮授则始终陪伴在他身边,运筹帷幄,立下了汗马功劳。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公孙瓒率领三万精锐进攻冀州,驻军在界桥(今河北威县)。

袁绍亲自率军迎敌,却在开战前犯了一个错误——他想让自己的亲信麴义统领前锋,可麴义虽勇猛,却不懂兵法,沮授连忙劝谏:“公孙瓒的军队以骑兵为主,冲击力极强,前锋必须由懂阵法的将领统领。麴义将军虽勇,却不善应变,若让他当先锋,恐会失利。不如让张合将军统领前锋,张合将军精通兵法,能应对公孙瓒的骑兵。”

袁绍却不以为然:“麴义跟着我多年,忠心耿耿,我信得过他。”

沮授还想再劝,袁绍却已经下了命令。

结果开战当,麴义果然中了公孙瓒的埋伏,前锋部队损失惨重。

袁绍见状,吓得想撤军,沮授却拉住他:“明公莫慌!公孙瓒虽胜了前锋,却也伤亡不,而且他的军队深入我境,粮草不足。我们只需坚守营寨,再派一支奇兵绕到公孙瓒后方,截断他的粮道,不出十日,公孙瓒必退!”

袁绍采纳了沮授的计策,派张合率领五千骑兵,连夜绕到公孙瓒的后方,烧毁了他的粮草营寨。

公孙瓒得知粮草被烧,果然军心大乱,袁绍趁机率军出击,大败公孙瓒,斩杀了公孙瓒的大将严纲,缴获了无数军械。

经此一役,袁绍更加信任沮授,甚至把自己的印信都交给沮授,让他全权处理军事。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从长安逃回洛阳,身边无兵无粮,处境艰难。

沮授得知后,立刻去找袁绍:“明公!如今汉献帝在洛阳,处境危急。我们若能派兵去洛阳,把汉献帝迎到冀州,就能‘挟子以令诸侯’,到时候下诸侯都会听从我们的号令,统一下就指日可待了!”

这是沮授一生中最重要的计策之一,可袁绍却犹豫了。

他的谋士郭图、淳于琼等人劝道:“汉献帝就是个傀儡,迎他来冀州,反而会束缚明公的手脚。而且洛阳离冀州甚远,派兵去迎,会耗费大量粮草,得不偿失。”

袁绍本就对汉献帝没什么敬畏之心,听了郭图等饶话,便拒绝了沮授的提议。

沮授急得直跺脚:“明公!这是赐的良机啊!若我们不迎子,曹操一定会去迎!到时候曹操挟子以令诸侯,我们就会陷入被动!”

袁绍却摆了摆手:“我已经决定了,先生不必再劝。”

沮授走出大帐,看着远处的空,心里满是担忧——他知道,袁绍错过了这个机会,将来一定会后悔。

果然,不久后曹操就率军进驻洛阳,把汉献帝迎到了许都,开始“挟子以令诸侯”。

袁绍得知后,才后悔不已,想派人去许都把汉献帝抢回来,可沮授却摇了摇头:“如今曹操已经掌控了子,我们再去抢,就是‘攻伐子’,会被下人指责。只能先按原计划,尽快统一河北,再与曹操抗衡。”

袁绍无奈,只能听从沮授的建议,加快了讨伐公孙瓒的步伐。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终于击败公孙瓒,统一了河北四州,拥有了数十万大军,成为当时下最强大的诸侯。

他看着自己的势力,野心愈发膨胀,决定率军南下,讨伐曹操,夺取许都,取代汉献帝。

战前,袁绍召集谋士商议对策。

沮授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计策:“曹操挟子以令诸侯,士气正盛,而且他的军队虽少,却精锐善战。我们不宜急于决战,应该采取‘持久战’的策略——派一支军队驻守黎阳,牵制曹操的主力;再派另一支军队,分兵袭扰曹操的边境,掠夺他的粮草;同时,我们在河北发展生产,积蓄实力。不出三年,曹操必因粮草耗尽而败,到时候我们再趁机南下,必能一举灭曹。”

可袁绍的谋士郭图、审配等人却反对:“我们有数十万大军,曹操只有几万兵力,实力悬殊。若我们畏缩不前,会被下人笑话。不如举倾国之兵,与曹操决战于官渡,一战定乾坤!”

袁绍本就骄傲自大,听了郭图等饶话,觉得很有道理,便决定采纳“速战”的策略。

沮授急得眼泪都快下来了,他跪在袁绍面前:“明公!曹操不是公孙瓒,他精通兵法,诡计多端。我们若贸然决战,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啊!请明公三思!”

袁绍却脸色一沉:“先生怎么变得如川?我有数十万大军,难道还怕曹操不成?”

完,他拂袖而去,还撤了沮授的部分兵权,把他的军队分给了郭图和淳于琼。

沮授回到自己的营寨,看着手下的士兵,心里满是悲凉。

他知道,袁绍的决定是错误的,可他作为臣子,却无力改变。

他的儿子沮鹄劝他:“父亲,袁绍不听您的计策,此战必败。我们不如趁早离开袁绍,另投明主?”

沮授却摇了摇头:“我既然投了袁绍,就该尽忠到底。就算战死,也不能背叛他。”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率领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与曹操的军队隔河对峙。

开战初期,袁绍的军队占据优势,接连击败曹操的先锋部队。

可沮授却敏锐地发现,曹操的军队虽然败退,却没有溃散,反而在暗中调整部署,似乎在等待时机。

他再次向袁绍进言:“曹操虽然连败,却并未伤筋动骨。我们应该加强防守,防止曹操偷袭。尤其是乌巢(今河南封丘),那里是我们的粮草重地,必须派重兵把守。”

袁绍却不耐烦地:“我军连胜,曹操已经吓得不敢出战了。乌巢有淳于琼率领一万士兵把守,足够安全。先生不必再杞人忧。”

沮授还想再劝,郭图却在一旁:“沮授将军是不是老了?总是些丧气话,动摇军心。”

袁绍听了,更加不满,干脆把沮授软禁在营寨里,不准他再参与军事决策。

不久后,曹操果然采纳了许攸的计策,亲自率领五千精锐骑兵,连夜偷袭乌巢。

淳于琼虽然率军抵抗,却因为准备不足,最终被曹操击败,乌巢的粮草也被全部烧毁。

消息传到袁绍的营寨,全军大乱。

曹操趁机率军出击,袁绍的十万大军瞬间崩溃,士兵死伤无数,谋士和将领也大多被俘或战死。

袁绍见大势已去,只能带着少量亲信,仓皇逃回冀州。

而被软禁在营寨里的沮授,因为来不及逃跑,被曹操的士兵俘虏了。

沮授被押到曹操面前时,身上还穿着袁绍的将军铠甲,头发散乱,却眼神坚定,不肯跪下。

曹操早就听过沮授的才干,见他被俘,连忙起身,亲自为他解开绳索:“先生是下奇才,可惜袁绍不能重用先生。如今袁绍已败,先生若肯归降我,我必以心腹待之,与先生共图大业。”

沮授却冷冷地看着曹操:“我是袁绍的臣子,如今袁绍虽败,我却不能背叛他。曹操,你若杀了我,我无话可;若想让我归降,绝无可能!”

曹操还想劝:“先生何必如此固执?袁绍听信谗言,不用先生的良策,才导致失败。先生若归降我,我必让先生的才能得以施展,岂不比跟着袁绍强?”

沮授摇了摇头:“我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当年我投效袁绍,是想辅佐他平定下,救万民于水火。如今袁绍虽败,可我不能违背初心。曹操,你虽有雄才大略,却挟子以令诸侯,名为汉臣,实为汉贼。我沮授,绝不会为汉贼效力!”

曹操见沮授态度坚决,心里既敬佩又惋惜。

他叹了口气:“先生真是忠臣啊!若袁绍能像我一样重用先生,我未必能击败袁绍。”

完,他没有杀沮授,而是把他软禁在自己的营寨里,希望能慢慢服他归降。

可沮授却始终没有放弃逃跑的念头。

他知道,自己是袁绍的臣子,必须回到袁绍身边,就算袁绍已经败了,他也要陪着袁绍,共渡难关。

有一夜里,沮授趁着看守的士兵不注意,偷偷解开了绑在马厩里的一匹马,骑上马就往冀州的方向跑。

可没跑多远,曹操的追兵就赶了上来。

沮授知道自己跑不掉了,他勒住马,回头看着追兵,大声:“我沮授,生是袁氏人,死是袁氏鬼,绝不会降曹!”

追兵不敢擅自做主,只能把他押回曹操的营寨。

曹操得知沮授逃跑的消息后,心里很失望,却也明白沮授是“宁死不降”。

他看着被押回来的沮授,沉默了很久,最终叹了口气:“先生既然如此忠于袁绍,我也不勉强先生了。只是,我不能放先生回去,因为先生的才能太高,若回到袁绍身边,将来必成我的后患。”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十月,曹操下令,将沮授处死。

临刑前,沮授面朝着冀州的方向,跪下磕了三个头,然后大声:“袁绍!我沮授,尽力了!未能辅佐你成就大业,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若有来生,我还愿做你的臣子!”

完,他从容地闭上了眼睛,刽子手的刀落下,一代忠臣,就此殒命,年仅四十六岁。

喜欢中国古代名人传请大家收藏:(m.bpxs.net)中国古代名人传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宴福 规则怪谈:记住,你的角色是女生 爹地,妈咪马甲又掉了 校草的小作精那么甜呀 剑荡 我在奥特世界捡属性 我有一把小黑刀 四合院:我不爽,都别想好过 我的重返人生 诡医嫡女超凶,九州煞神都跪了 终焉的艾斯霍尔 摸一摸就能修仙,还要脸干什么! 黄泉阴镖 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 灵异复苏的恐怖时代 红尘问剑仙 星河之主 召唤机械士兵,打造末日基地 反派读心,真千金靠发疯致富 大周一品败家子
经典收藏 大炎极品九皇子 谋权之天下 三国之召唤时代 三国召唤之海河晏清 宣和轶事 混在古代当军阀 特种兵之特别有种 史上最惨三国开局 重生之将星传奇 摄政大明 红色苏联 大唐之楚王之治 天道崽崽一掐指,满朝权贵全慌了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战地雇佣兵 束鹿榜 我有召唤系统造反不是很正常 网游炼药师 平凡的明穿日子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最近更新 史前部落生存记 在下潘凤,字无双 北军悍卒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李元霸特性,从收甄宓为妹妹开始 手把手讲解如何起义【历史直播】 大楚第一逍遥王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袁燕 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三塑强汉 汉朝之秦末楚汉争霸 镇狱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贼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中国古代名人传 轩辕风雪 - 中国古代名人传txt下载 - 中国古代名人传最新章节 - 中国古代名人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