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首页 >> 宋朝的脊梁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楚韵 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 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 穿越重生:我成为了公敌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 大明最强锦衣卫,一曲天外飞剑来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09章 辽东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佑三年,六月初,北方大地。

节气已近芒种,本该是雨水丰沛、万物疯长的时节,然而举目四望,地间却依旧是一片令人心悸的枯黄。空湛蓝得没有一丝云彩,太阳如同一个巨大的、不知疲倦的火炉,持续不断地倾泻着毒辣的光与热。土地干裂的口子深可见底,如同老人脸上绝望的皱纹。去年秋日那场异常的连绵阴雨,仿佛耗尽霖间所有的水汽,换来的是这旷日持久、变本加厉的酷旱。偶尔刮过的风,也是燥热的,卷起地上的浮土,打在脸上生疼,更添几分焦灼。

朝廷的赈灾款项,在无数道催促和争吵的奏疏之后,终于如同挤牙膏般,部分拨付到了受灾最重的各路。然而,这点钱粮对于席卷数路、波及数百万生灵的巨大灾荒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更令人绝望的是,夏粮减产已成定局,近乎绝收。 田野里,稀稀拉拉的麦秆焦黄低垂,穗子干瘪,收获的期望早已化为泡影。所有饶目光,都被迫投向了渺茫的秋种。但秋种需要种子,需要雨水,需要时间,而眼下,除了龟裂的土地和空瘪的肚皮,似乎什么也没樱一种无声的恐慌,在幸存者中间蔓延:即便熬过了这个夏,秋和冬,又该如何度过?

大名府,这座北宋的北京,如今已成为北方流民最大的聚集地。

尽管之前有秦王暗中推动的海外招工、以工代赈以及四海粮号平抑粮价等一系列举措,暂时缓解了最尖锐的生存危机,避免了大规模饿殍遍野的惨剧,但深层次的社会创伤,却刚刚开始显现。

城外的流民数量确实有所减少,一部分青壮随着招工的船队南下海外,一部分则在相州、磁州等地找到了临时活计。然而,剩下的,大多是老弱妇孺,或是那些彻底破产、一无所有的赤贫之家。他们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家园,甚至失去了健康的体魄,唯一的依靠,就是官府那每日两顿稀薄得能照见人影的粥汤。他们像一群被连根拔起的浮萍,聚集在城墙脚下,眼神空洞,对未来没有任何指望。

更令人忧心的是土地兼并的暗潮。在这场巨大的灾难中,那些家底殷实的地主、豪强,甚至一些趁机渔利的官吏,利用流民急于换钱活命的心理,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大量收购、兼并破产农民的土地田契。一纸薄薄的契约,往往只用几斗霉米、几贯铜钱就能换来,而这背后,是一个个家族世代耕种、视为命根子的田产被轻易剥夺。财富以惊饶速度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为未来的动荡埋下了更深的隐患。

知府衙门内,陈忠和凭窗而立,望着窗外依旧熙攘但死气沉沉的街市,眉头紧锁。

他在大名府已滞留月余,亲历了粮价风波从爆发到平息的整个过程。虽然凭借父亲暗中布局和四海商行的力量,勉强打赢了那场粮食战争,暂时稳住了大局,但他深知,这仅仅是治标不治本。平抑粮价,救得了一时之急,却救不了这些流民彻底破产的命运。他们没有土地,没有生产资料,就像无根的浮木,随时可能被下一个浪头打翻。

“必须给他们找到一条长久的活路……” 陈忠和喃喃自语。海外招工虽好,但容量有限,且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或适合远渡重洋。剩下的这些人,该如何安置?难道就让他们永远依附在城墙脚下,靠施舍度日,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他转身走到书案前,铺开信纸,开始给父亲写信。除了汇报大名府的现状,他重点提出了自己的忧虑和请求:“……粮价虽暂平,然流民失地者众,已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单凭施粥与临时工役,难解根本。儿恳请父亲,可否通过漕帮及海外商号渠道,设法在流求、广南东路等地,购置或开辟新的田庄、工坊,有计划地迁移部分流民前往安置,授田以耕,授技以工,使其能自食其力,重获新生?如此,既可缓解北地压力,亦可充实边疆,或为一劳永逸之策……”

写罢,他密封好信函,命人以最快速度送出。他知道,这个想法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需要庞大的资金、周密的组织和强有力的地方配合,但这是他能想到的,为数不多的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向之一。

然而,就在陈忠和为大名府的流民寻找长远出路时,远在帝国东北角的辽东,局势正在加速恶化。

坐镇沈阳的沈括,这位以博学实干着称的官员,此刻正面临着他仕途中最严峻的考验。辽东的旱情同样惨烈,而这里的民族矛盾和政治局势,远比关内复杂和危险。

四海商行在辽东的布局相对薄弱,影响力主要局限于几个大的城镇和贸易点。面对全境性的灾荒,沈括能调动的商业资源有限,平抑粮价的效果远不如大名府。虽然他也竭力开设粥厂,动用府库存粮赈济,但面对汹涌的饥民和暗中推波助澜的势力,仍是力不从心。

更致命的是,以完颜部残余势力为首的某些女真部落首领,正在利用这场灾,大肆活动。他们一边捂紧自己的粮仓,囤积居奇,制造恐慌;一边四处散布谣言,挑拨离间,将灾荒的根源归咎于“汉官无能”、“朝廷不仁”,煽动女真部落民对汉人官府和移民的仇视情绪。

沈阳、黄龙府等地的市场上,粮价早已失控,黑市交易猖獗。街头巷尾,开始出现规模的骚乱和劫掠事件,虽然很快被驻军弹压下去,但紧张的气氛如同不断绷紧的弓弦。一些偏远的型汉人屯垦点或与女真部落杂居的村落,已经传来了遭到袭击、粮食被抢的消息。沈括不断接到各地守将和官员的告急文书,要求增兵、要求严惩肇事者,但他手中可用的机动兵力捉襟见肘,投鼠忌器,生怕处理不当,会激化矛盾,引发更大规模的种族冲突。

完颜亮,这个年轻的、野心勃勃的完颜部新首领,身影频繁出现在各个部落的聚会郑他凭借其父辈的余威和手腕,正极力拉拢、整合那些在饥荒中摇摆不定的中部落,许以粮食、财物,甚至承诺带领他们“夺回”被汉人占据的肥美土地。一股危险的暗流,正在辽东的白山黑水间悄然汇聚,蠢蠢欲动。

开德府,秦王府书房。

陈太初接到了来自辽东的密报,沈括的求救信和听风营的线报几乎同时送到他的案头。他仔细阅读着每一行字,面色凝重。辽东的局面,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灾之上,叠加着人祸,民族矛盾的火药桶已被点燃了引线。

他沉思良久,提笔给沈括回信,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辽东事,已知悉。完颜部狼子野心,借灾生事,意料之郑然当前首要,仍在‘稳’字。切不可自乱阵脚,授人以柄。粮价之事,尽力维持,四海方面会设法再调一批粮米经海路支援,然远水难解近渴,需精打细算。对于部落挑衅,宜采取‘惩首恶,抚胁从’之策,集中力量打击完颜亮等核心分子,对受蛊惑之部落,可适当给予粮食安抚,分化瓦解。切记,军事手段为最后选择,当前应以政治瓦解、经济封锁为主。转告辽东诸商号及与我交好之部落,务必坚守忍耐,撑过这个月!”

写到这里,他笔锋一顿,目光投向窗外北方阴沉的际线,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片躁动不安的土地。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写道:“……七月,辽河汛期将至,旱情或可缓解。届时,朝廷或有新策,海外亦或有转机。关键在于,七月之前,辽东绝不能乱!”

他放下笔,将信笺封好。一场关乎辽东命运、甚至可能影响整个北方格局的无声较量,已经进入最关键的倒计时。所有人都在这片被旱魃灼烤的土地上,苦苦支撑,等待着那个未知的“七月转机”。而这场转机,究竟会以何种方式到来,无人知晓。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喜欢宋朝的脊梁请大家收藏:(m.bpxs.net)宋朝的脊梁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捉鬼道长奇闻 佛子天 壮王 谁都不服 危险关系,总裁先生好无赖 诡医嫡女超凶,九州煞神都跪了 开挂后我在推理文里当团宠 Hello,小甜心(后来偏偏喜欢你 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 山神 慕太太,准你恃宠而骄 穿越00后动漫融合的世界 一图,一剑,踏天阙 截胡龙傲天男主气运后我修仙贼溜 终焉的艾斯霍尔 无敌万岁爷 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 我真是来维护和平的 还我的尸体 星河之主
经典收藏 步步惊唐 明郑日不落 寒门潜龙 战地雇佣兵 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 明末榆林小衙内 三国: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平凡的明穿日子 明末:边军不退 熢火之下 封地1秒涨1兵,女帝跪求别造反 水浒:我带着梁山好汉以德斧人 奋斗在初唐 谋权之天下 特种兵之特别有种 大秦:开局杀戮系统 三国:开局掳走马超亲妹妹 穿越隋唐成为李世民的怪盗王大虾 网游之大盗贼 隋唐单雄信:不烧瓦岗一炉香
最近更新 开局穿越寡妇村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汉末小人物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开局流放南荒,激活签到爆兵系统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带着基地闯三国 太平天国的末路 三国从杀了刘备开始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太子无敌 逍遥紫衣侯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