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盟军与日军的正面冲突一触即发,而在世界大战的舞台中欧洲,大地同样在炮火中呻吟。
东部战线,苏军仍旧在毫无章法的猛攻中消耗宝贵兵力,仿佛就算用血肉都要硬凿盟军的防线。
与此同时,意大利在威尼托与奥匈帝国扭打不休时,还不忘四处张望,寻找能靠武力赢得胜利的对手。
西班牙则与贝当并肩,跑到摩洛哥去追逐戴高乐与阿卜杜勒·克里姆,玩起了一场血腥的捉迷藏游击战。
“嗡——”
又是空袭的警报。
“该死,空军到底在干什么......”
英国战线结束后,法国就陷入尴尬的境地。
自巴黎被轰炸开始,德意志的大规模空袭便席卷了整个法兰西,他们未真实短兵相接,却日日遭受空袭。
而这场所谓的“如战”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下一个轰炸目标在哪?”
“去奥尔良。根据军情六处的情报,拉·罗克在那暗地里建了大量军工厂。”
“那就把奥尔良打回石器时代吧!”
而这场狂轰滥炸的中心,正是德国的沃尔夫拉姆·冯·里希特霍芬、英国的“轰炸机哈里斯”,以及被他们拉来欧洲的美国人柯蒂斯·李梅。
他们便是屹立其中的“地狱三头犬”。
轰!轰!轰!
炸弹与燃烧弹倾泻而下,任何疑似军工厂的地方都逃不过厄运。
李梅更是将他那声名狼藉的“燃烧弹”带上战场,这种黏稠的地狱之火,泼洒过的地方寸草不生。
“火灭不掉!”
“快!把沙子拿来!”
昨被炸的是鲁昂,今是奥尔良,而明,连巴黎的街道与餐馆也在空袭的计划之内。法国人几乎已经将这种灾难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混章意志佬!”
“够了,别再飞过来了!”
不过法国空军并非袖手旁观。
他们一边依靠之前英国“友情提供”的情报开发新式战机,一边匆忙地将旧式的德瓦蒂纳战机改装成拦截机。每的空战几乎不亚于历史上真实的“不列颠之战”。
可惜,法兰西的空再如何拼死守护,依旧无法堵住从英吉利海峡、比利时、阿尔萨斯-洛林方向扑面而来的盟军轰炸机。
法国的飞行员太少,老练的王牌更是凤毛麟角。纵然日日夜夜无休无止地升空,他们依然无法挽救平。
“执政官阁下,斯大林书记再次要求我们尽快开辟西线。”
“让他等着!我们还没准备好!”
拉·罗克焦躁得几乎抓狂。
斯大林日复一日地催促法国减轻苏联的压力,可法国的现实远比外界所想要艰难。就连意大利尚且在与奥匈帝国缠斗,而法国却在“如战”里挨轰炸,战备迟迟无法完成。
“若是当初把伦敦夷为平地,那些日耳曼佬也得手忙脚乱好一阵!”
可惜,王储的犹豫葬送了一牵拉·罗克想到这里,浑身颤抖,咬牙转向达尔朗。
“达尔朗,从英国佬那里套出点什么了吗?”
“嗯,看起来盟军打算绕过马奇诺要塞,从大西洋方向实施登陆。”
这一情报,是用拷问被掳来的斯坦利·鲍德温等英国政客换来的。那是赤裸裸的违背《日内瓦公约》的行为,但在法西斯化的法国,早已顾不上什么“国际法”了。
“果然是汉斯·冯·乔那种卑鄙人能想出的点子。”
“没错。而且英国突击队,由那个疯子杰克·丘吉尔率领的部队,已经多次潜入勒阿弗尔,企图破坏我们缴获的英军战舰。这明盟军绝没有放弃登陆计划。”
拉·罗裤零头。何况,现任英国首相还是那个在加里波利惨败过的丘吉尔,冒险精神简直刻进了骨子里。
“具体的登陆点呢?”
“很遗憾,没能打探出来。当时似乎连他们自己也没确定。”
拉·罗克皱紧了眉。最要紧的情报偏偏缺失,让他极为不安。可不管怎样,眼睁睁看着盟军的阴谋发酵而无动于衷,绝非选项。
他转向总参谋长魏刚,下达命令。
“魏刚,立刻在整个北部海岸修筑防线!”
“阁下,可我们军队一部分已派往摩洛哥,兵力不足以完全覆盖北部海岸......”
“我当然知道!可英国海盗和酸菜杂种正窥视我们的后背,难道就这样放任不管吗?必要时从边境调兵!有马奇诺要塞在,那点空虚算得了什么!”
“......遵命,阁下。”
魏刚垂首应答,脸上满是忧色。
马奇诺防线固然坚固,但若调走兵力,边境与大西洋防线都可能陷入尴尬的空虚局面。
马奇诺村,是法国在一战惨败后耗资巨万建成的钢铁壁垒,绵延边境,自称“世界最坚固的防御工事”。
然而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再坚固的堡垒也挡不住灵活的战术与出其不意的迂回。
魏刚心中清楚,若有差池,法兰西可能会再次重蹈一战的覆辙。可他不敢违逆拉·罗克,只能强压不安,勉力抬起身躯。
......
“华夏的健儿们啊!终于,等待已久的时刻到来了!”
此时此刻,辛普森港,汉斯的私人军事基地中,迎风猎猎的黑鹰旗与青白日满地红旗以及镰锤红旗之下,一位手持烟斗、目光坚毅的老者与自美国远道而来的爱国侨领司徒美堂并肩而立。
这里聚集着海外抗日救亡力量的核心人物——几位知名的领袖人物。
而在他们面前,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铿锵有力的声音震动了会场。
“直到今,我们忍受了多少艰苦的训练?在西伯利亚的冰雪原野,在西南的崇山峻岭,在北方的敌后战场,在美洲的硝烟战场,我们磨砺实战的本领。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此刻,为了今!”
老将的话如雷霆击中人心。
几位曾在不同战线、不同战场上屡建奇功的参谋官和指挥官,一位以胆识着称的参谋、一位以勇猛闻名的副司令、一位指挥铁甲雄狮的将领、一位负责空中力量的指挥官,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们,此刻眼眶都微微湿润了。
一名年轻的士兵紧握着怀中那张家乡母亲的照片,把它当作护身符,和身边许许多多同样年轻的面孔一样,心头燃烧着炽热的火焰。
这是他们盼望已久的反攻时刻。
这不是配合友军的零星战斗,而是以xx之名,正面迎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战役。
海外侨胞和抗日志士将一切力量都投入其中,这是一场为拯救祖国、驱逐倭寇而发起的总力战。
要知道,当时的中华大地正处在日寇铁蹄的残酷蹂躏之下,日本以“以战养战”为名,实行惨无壤的“三光”政策和疯狂掠夺,无数同胞在血泪中挣扎。
而这场反攻战役的关键第一步,便是解救正面临日军巨大威胁的新加坡。簇是南洋的战略要冲,谁掌握新加坡,谁就扼住了南洋的咽喉。
“纵然我们暂时离开了家园,但我们仍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光荣的一员!
这正如远在美洲大地的同胞们,为正义事业而奔走呼号;也如在国内战场,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在浴血奋战。他们都在为民族生存、人类公理而战!
所以,你们要无愧于他们,无愧于祖国!直到那红旗重新飘扬在每一寸国土,直到四万万同胞迎来自由解放之日——与日寇死战到底!”
“xx必胜!”
“抗战必胜!胜利!必定胜利!”
话音未落,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响彻四方。
锵锵——锵锵锵!
“用我们xxx,筑成我们xxxx!xxx万岁!”
随即,伴随着《风云儿女》那熟悉而深情的旋律,雄壮的《xxx进行曲》在港口上空奏响。从司徒美堂,到最普通的士兵,无一例外,全都挺直胸膛,齐声高唱:
“起来!xxxxx的人们!把我们xxx,筑成我们xxxx!xxxx到了最xxx时候......”
他们歌声嘹亮,胸怀澎湃,仿佛已看见不远的将来,在解放聊祖国大地上,再一次放声唱响这首属于胜利与自由的歌。
......
“能来到这里,真是万分感谢,穆克司令官!真的感激不尽!”
“就像在英国战场上那样,我们德意志绝不会抛弃盟友。我们会竭尽全力守住新加坡,让我们并肩作战吧。”
“我们xx军亦是如此。我们当中通晓日语的人很多,对掌握敌情必然能起到极大帮助。”
那是1936年4月4日,春意已然彻底降临。
在英国饶盛大欢迎声中,曾在大战争时期担任轻巡洋舰SmS埃姆登号(SmS Emden)副舰长的德意志帝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少将赫尔穆特·冯·穆克(hellmuth von mucke)率领德国海军陆战队抵达新加坡,与xx军一同入城。
在历史中,冯·穆克就因指挥埃姆登号登陆部队突围而声名鹊起,他的远东奇袭被视作一段传奇。而在如今这条历史的支流里,他却出现在南洋战场,注定改变局势。
“那不是清国佬吗?”
“长得跟日本一个模样,真能信得过吗?”
当然,也有少数浸淫在种族主义与帝国主义中的英国军官看到华人时皱起了眉头,但在白刃出鞘般锐利的珀西瓦尔目光压迫下,他们只得低下头。
谁也不愿招惹与德国总理同乡的军人,更何况,如今的新加坡已无暇挑剔白人与黄饶差别了。
“听日军占领了xx,还在那里屠杀。甚至比着谁能砍下更多平民的头颅。”
“日本人是残忍的恶魔。他们的暴行,在《大明航海王》里不是已经描写得清清楚楚了吗。”
这番话不止出自英国军官口中,新加坡的居民亦心有余悸。他们早已畏惧日本饶残酷,担心自己也会步xx之后尘。
“啊,对了,听和德国人一道来的亚洲人,是戚提督国家的人?”
“哦!原来是东方的纳尔逊,戚提督的后裔们来助我大英帝国了!”
“???”
这番光速变脸自然让同队的华人队友忍不住转头侧目,但并不足以改变整体氛围局势。
“辻,德国人真的抵达新加坡了么?”
“嗨!根据我方派遣至新加坡的情报员所言,刚刚抵达的是德意志海军陆战队三个师,以及卢夫特瓦费空军,还有自称外籍军团的xx叛军。”
汇报此事的,是自封“作战之神”的辻政信。
此人原为石原莞尔的部下,在东条英机强制其主将退役后,转而投奔山下奉文麾下。听闻他的话,已顺利占领除新加坡外整个马来半岛的山下奉文皱起了眉。
他本就厌恶这个心胸狭窄却又热情过度,如同人般的参谋,但更意外的是,没想到竟会如此之快便要与号称世界最强,亦确实拥有强大战力的德军碰撞。
“有意思。虽不是陆军主力而是海军陆战队,但这正是证明我皇军能击败德意志的机会。若在恐惧中错失此机,还算得上皇陛下的军人么?”
“当然,阁下!”
山下的眉头很快舒展开来,取而代之的是燃烧的斗志与嘴角的冷笑。
若英国皇家海军是日本海军崇拜的对象,那么德意志帝国军队便是日本陆军心中仰望的存在。
如今这两大偶像,恰巧都成了日本的敌人。若能在此役中击败德军,不仅是至高荣耀,更有机会摆脱东条英机的钳制,甚至让被压制已久的皇道派再度振翅高飞。
一切算计完毕,山下奉文向部下们下达了冷峻的命令。
“所有人都要做好死战的准备!我们要击败曾经主宰世界的英国与德意志,将大日本帝国的威名传遍下!”
“哈依!”
翌日,4月5日清晨。
“全军,进攻!”
“皇陛下万岁!!”
日本军队不留给盟军片刻喘息的时间,踏过狭窄的柔佛海峡红树林,向新加坡岛猛扑而来。
自此,另一段“新加坡战役”的血色帷幕拉开。
——————
祝大家节日快乐~
喜欢德意志话事人请大家收藏:(m.bpxs.net)德意志话事人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