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频交流会的通知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在张景忙碌的日程中激起了新的涟漪。
他不得不挤出宝贵的时间,连夜整理河口镇的病例数据、辨证思路、用药方案以及初步的疗效观察结果,准备发言稿和应对可能质疑的腹稿。
然而,就在他埋头准备,以为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国际学术界的审视时,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却在身边的网络空间率先爆发了。
事情的起因,是市里为了稳定民心、宣传抗疫举措,在官方发布扩大中药预防应用范围的通知时,附带了一份专家组提供的、相对简化的预防方推荐和服用建议,旨在指导民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这本是出于好意的科普和引导。
但通知一经发出,立刻在本地网络论坛、社交媒体群组中引发了热议。支持者众多,许多服用过预防汤剂的一线人员现身法,表示感觉身体状态更好了,更有底气了。
然而,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也随之而来,并且迅速形成了不的声浪。
一个拥有几十万粉丝的本地的科普博主“理性看世界”率先发难,转发通知并配以长文:
【警惕!‘中药防疫’背后的科学陷阱?】
文章洋洋洒洒,核心观点如下:
缺乏循证依据:“目前没有任何随机双盲对照试验(Rct)证明这个方子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仅凭一些模糊的‘感觉有效’和观察性数据就大规模推广,这是否符合科学精神?”
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是药,是药就有副作用。这个方子包含十多味药材,成分复杂,其长期或广泛使用的安全性未经系统评估!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者、过敏体质者,风险谁承担?”
混淆概念:“中医所的‘正气’、‘湿邪’无法量化检测,如何证明它提高了‘免疫力’?这更像是一种心理安慰效应。”
浪费资源:“在医疗资源如此紧张的时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煎煮、配送效果不明确的‘苦水’,是否是一种浪费?这些资源难道不应该更集中用于确诊患者的治疗和疫苗研发吗?”
这篇文章,打着“理性”、“科学”的旗号,用词看似客观,实则充满了对中医药的偏见和误导,瞬间点燃了舆论场。
紧接着,一些网络大V、甚至是少数医疗领域的自媒体账号开始跟风转发、评论,言辞更加激烈:
“喝点草根树皮就能防病毒?那还要现代医学干什么?”
“这就是典型的民粹主义和反智主义!坚决反对用集体安全为不科学的传统迷信买单!”
“一看就是中药利益集团在背后推动的发国难财行为!”
更有甚者,开始断章取义地挖掘张景的背景:“那个所谓的专家组长张景,只是个开诊所的?有什么权威资质?之前好像还上过电视辩论?是不是想借机出名?”
恶意的揣测、片面的解读、不负责任的标签……如同病毒般在网络上扩散开来。许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动摇、恐慌,甚至有人打电话到指挥部和明德堂投诉、谩骂。
“张医生!你看这个!”桂翠气得眼圈发红,把手机屏幕戳到张景面前,上面正是那篇“理性看世界”的雄文和下面不堪入目的评论。
黄彪更是暴跳如雷,胡子都快翘上了:“放他娘的狗屁!老子行医几十年,没见过这么胡袄的!他们喝过一口吗?他们来看过病人吗?就知道躲在键盘后面瞎哔哔!”
王森也愁眉苦脸:“这可咋整?好多老街坊都在群里问,这药还能不能喝……得有鼻子有眼的……”
就连指挥部那边也承受了压力,有领导打来电话,语气严肃地询问:“张景医生,网络上这些质疑,你们专家组必须要有一个正式、有力、科学的回应!否则会影响整个防疫大局和政府的公信力!”
张景看着屏幕上那些充满敌意和误解的文字,胸口一阵发闷。他们在一线不眠不休、冒着风险治病救人、想办法做预防,后方却有人用这样的方式拖后腿、泼冷水。
一股怒火直冲头顶,但他很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对方打着“科学”的旗号,就必须用更严谨、更清晰的方式回应。
他深吸一口气,对焦急的众人:“别自乱阵脚。他们质疑的几点,恰恰明了他们对中医药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快速写下对方的核心论点:
无Rct证据
安全性存疑
概念不科学
浪费资源
“桂翠,立刻把我们整理过的河口镇用药人群和未用药人群的初步感染率对比数据找出来,虽然还不是严格的Rct,但也是重要的观察性数据!”
“黄老师,麻烦您把方子里每一味药的药性、常用剂量、以及在此方中的配伍意义和减毒原理写清楚,特别是针对他们可能攻击的‘毒性’问题。”
“王森,你去收集一下一线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服用后的正面反馈,要具体、真实!”
“我们不仅要回应,还要用他们能听懂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同时也要阐明中医药不同于西医的思维模式和评价体系!”
明德堂瞬间化身为一个的舆情应对中心。张景则亲自起草回应的核心内容。
他并没有选择在网络上与对方直接骂战,而是通过杨主任,联系上市委宣传部门和新媒体中心,决定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专家组的名义,发布一份《关于中医药预防新型肺炎有关问题的明》的官方通报。
通报内容扎实而有力:
关于循证依据:坦诚目前确实缺乏Rct证据(这是现实),但阐述了在突发新发传染病初期,基于中医理论和对疾病病机的深刻认识(湿毒疫),以及前期治疗中观察到的有效性(附上初步数据对比),
采取“中医药早期介入”是符合国家相关指导原则和临床实践需求的。并强调这是“推荐”和“指导”,而非强制,最终需在医生指导下个人自愿选择。
关于安全性:详细列出了处方组成,解释了每味药的常用剂量、安全性数据(参考药典),
并重点明了配伍如何减毒增效(如甘草调和诸药),以及明确的禁忌症提示和注意事项。指出该方药性平和,在推荐剂量和周期下使用,安全性有保障。
关于概念:用通俗语言解释了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念,并非虚无缥缈,而是对应于现代医学所的“免疫调节”、“改善内环境”、“减少易感性”,
并引用了一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方中药物(如黄芪、白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文献。
关于资源:算了一笔账,预防一份汤剂的成本远低于治疗一个确诊患者的医疗成本和社会成本。提前干预,降低发病率,本身就是最高效的节约资源。
通报最后强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历次抗击疫情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呼吁理性讨论,反对不负责任的臆测和污名化,共同营造科学抗疫、同心抗疫的良好氛围。”
这份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的通报,经由官方渠道发布后,迅速被各大媒体转发。
虽然仍无法完全平息所有质疑,但有效地遏制了恶意谣言的扩散,让许多摇摆的民众重新建立了信心。
“看,官方回应了!得在理!”
“我就嘛,那么多医生都在用,肯定是有用的!”
“那些喷子就是为了流量博眼球!”
网络上的风向开始有所扭转。
然而,张景知道,这仅仅是第一回合。根深蒂固的偏见不会因为一份通报就消失。
真正的认可,最终还是要靠无可辩驳的疗效和数据来话。
他看了一眼电脑屏幕上即将完成的国际交流会发言稿,眼神更加坚定。
国内的质疑需要回应,国际的审视同样需要面对。
这条用中医药抗疫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来自各方的问题和挑战。
而就在他准备关闭网页,继续投入工作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了脑海中的系统界面,那条“瘟疫克星”的灰色称号,似乎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
喜欢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请大家收藏:(m.bpxs.net)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北漂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